【璀璨群星】解读古代名臣的多面人生
【璀璨群星】解读古代名臣的多面人生
解读古代名臣
的多面人生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当我们驻足回首,往往都被那巍峨的皇权所震撼,但不可忽略的是,每一代王朝的兴衰更迭、每一朝历史篇章的书写,都离不开那些在幕后运筹帷幄、锐意进取的名臣良相。他们以卓越的智慧、坚定的决心和无私的奉献,共同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华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期内容精选出四部深度解读中国古代名臣风采的传记佳作,一起跨越历史,走进那些伟大的灵魂深处,从他们的辉煌成就与坎坷经历中,挖掘出历史的深层价值,品味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启示。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 -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县(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 。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本书主要分三个部分来书写他的一生。靠前部分介绍了他执政之前的社会局势和王安石的成长过程,为王安石执政以及变法描绘广阔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了王安石走上政治舞台,和神宗共同开始全面而深刻的变法过程。第三部分是王安石辞相隐居后的生活状况。作者着重还原了王安石在经学、易学、诗文等方面的地位和贡献,是本书一大亮点。
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军籍 。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明神宗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作者作为张居正研究会常务理事,集前人的各种研究成果、追踪学界的新动态,以翔实史料,采用记叙与考证相结合的写作方式,讲述张居正在五十八年的人生岁月里,从天才神童到内阁首席大学士的心路历程,推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水利、交通等全方位、多层次改革事迹,挽救明代自正德、嘉靖以来的社会颓势,造就了万历朝数十年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富庶。力求全面、公正、客观,不溢美、不隐恶,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完整、豪荡感激的张居正和他所处的波澜壮阔的晚明时代。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人 ,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又称“李二先生”“李傅相”“李文忠”。
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四十年,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重视和铭记。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悲壮一生。甲午年洋务运动的破产,让人感到“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梁启超也由此发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梁启超凭借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观而公正地对李鸿章做出了最中肯的评价。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是“晚清第一名臣”、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一生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一生收入与支出;如何看待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等。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勤勉、务实、自律的“文正公”曾国藩,一个矛盾、挣扎的深嵌体制核心的职业官员。透过曾国藩,读者可窥见中国传统官场微妙而复杂的“潜规则”与中国特色体制的独特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