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财政单位与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的结合案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财政单位与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的结合案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info.iyunbiao.com/4178.html

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如何助力财政单位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链条贯通?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系统的架构与功能定位,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优势。

一、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的架构与功能定位

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并非简单的信息化工具,而是以数据驱动、流程重构、智能决策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中枢。其核心架构通常包含三大模块:

  • 全流程覆盖的预算管理平台:从预算编制、审核到执行、调整、决算,实现闭环管理。例如,某省级财政部门通过系统内置的智能校验功能,将预算编制周期从45天缩短至20天。

  • 动态化资金监控体系:通过对接国库支付、政府采购等子系统,实时追踪每笔资金的流向与执行进度,异常支出自动触发预警机制。

  • 多维数据分析引擎:整合财政收支、债务、绩效等数据,生成可视化驾驶舱,为政策制定提供量化支撑。

这种架构设计打破了传统“条块分割”的弊端,使财政管理从“碎片化”迈向“系统化”。

二、财政单位应用场景的关键结合点

(1)数据整合:破解“信息孤岛”的利器

财政单位长期面临预算数据分散在部门、项目、年度中的痛点。一体化系统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将分散在预算单位、银行、税务等机构的数据统一归集。例如,浙江省财政厅通过构建“数据湖”,实现了全省11个地市、90余个区县的预算数据实时互通,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60%。

(2)流程再造: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管控”

传统预算执行依赖人工审批与纸质单据,效率低且易出错。一体化系统通过电子签章、智能审核规则库等技术,将80%的常规审批转为自动化处理。某市财政局引入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后,单据审核错误率从5%降至0.3%,人力成本节约35%。

(3)绩效挂钩:建立“钱随事走”的闭环机制

系统内置的绩效评价模块,可将项目执行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分配直接关联。例如,某教育项目因绩效未达标,系统自动调减其次年预算额度,同时将资金优先分配给绩效评级A类的民生项目,实现资源精准配置。

三、技术赋能下的四大核心优势

  1. 透明化治理:让每一分钱“看得见”

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资金流转全流程,确保数据不可篡改。2022年某省审计案例显示,使用区块链存证后,预算执行违规问题同比下降72%。

  1. 敏捷化响应:应对突发需求的弹性能力

在疫情防控期间,某地财政通过系统快速建立“应急资金绿色通道”,资金拨付周期从7天压缩至24小时内,凸显系统的灵活配置特性。

  1. 智能化预警:风险防控前置化

利用AI算法分析历史数据,系统可提前识别超支风险、重复申报等隐患。例如,某系统在2023年成功预警23起潜在违规操作,涉及资金超5亿元。

  1. 协同化决策:跨部门联动的数据底座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与共享机制,财政、发改、审计等部门可在同一平台调取数据,避免“数据打架”。某国家级新区通过跨部门数据协同,将重大项目落地周期缩短30%。

四、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案例:财政部内蒙古监管局与自治区财政厅

为提升地方财政运行监管质效,财政部内蒙古监管局与自治区财政厅紧密合作,依托地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构建了财政运行分析和监测信息平台。

在创新财政监管方式上,双方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到传统监管方式的局限性,决定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所有管理使用财政资金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实施实时监督。双方协同合作,围绕数据收集、加工、应用等方面下功夫,历时 4 个多月,在一体化系统中成功嵌入财政运行分析和监测报表。该报表内容覆盖地方各级财政收入、支出、库款、暂付款、“三保” 等数据,实现了数据的查询、分析、预警等功能,为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动态监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重数据收集加工,确保监管所需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全面性。借助一体化系统集中全区财政数据的优势,通过嵌入的财政运行分析和监测报表按日动态取数,将分散在一体化系统各模块的财政数据整合汇总。相比以往监管局主要依靠向地方定期收集收支月报、暂付款月报等数据来源,如今依托一体化系统实现按日动态取数,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及时性,同时减轻了地方提供资料的负担。而且数据从一体化系统现有模块和数据库中直接动态提取,如从横联系统中提取国库库款数,从总预算会计账簿中提取暂付款数据,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在数据内容方面,财政运行分析和监测报表已覆盖全区 12 个盟市 103 个旗县区的财政运行数据,并搭建了涵盖 5 方面 20 余项指标的分析监测指标体系,为旗县财政运行描绘出较为具体的 “立体画像”,后续还将逐步纳入更多指标,不断丰富完善指标体系。

拓展优化一体化功能,实现财政监管数据的查询、分析、预警。在查询功能上,能够按年度、地区、科目等要素进行组合,按日查询地方各级的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三本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库款流入额、流出额、余额,预拨经费、借出款项、其他应收款三个科目形成的暂付款金额,“三保” 预算数、执行数、执行进度等详细数据。分析功能依托一体化系统对财政收入、支出等数据进行环比、同比、占比、执行进度等多维度监测分析,从而研判趋势性变化。预警功能则根据监管重点和需要设置 8 项预警规则,实现数据动态监测,一旦出现疑点数据及时预警提示。

强化数据的有效利用,推动数据向监管成果转化。对于预警提示和疑点问题,内蒙古监管局密切跟踪,将线上监控与线下核实有机结合,持续推进预警监测工作深入开展。定期召开线索分析会议,讨论研判线索揭示的问题类型、初步核实情况以及下一步核实重点等,提升线索核实效率。通过电话询问、查阅账簿以及相关资料等方式,对部分地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土地出让价款收入金额大、增幅高,“保工资” 支出进度远低于序时进度,新增暂付款规模大,库款余额小等事项逐条核实,及时纠错纠偏。对于问题严重的地区,通过发送监管函、关注函、整改函等方式督促地方及时整改,推动相关地区及时发放工资,兜牢 “三保” 底线;加强收入管理,依法依规征收收入;严控新增暂付款,坚持无预算不支出等,有力促进了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未来,内蒙古监管局还将持续强化与自治区财政厅的合作,不断优化完善财政运行分析和监测信息平台功能,进一步推动地方财政运行监管向科学化、精细化、机制化迈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