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的烹饪美学:提升菜品附加值
厨师的烹饪美学:提升菜品附加值
个人对烹饪美学的理解很简单,就是把自然美和艺术美在烹饪中巧妙地结合。烹饪是为了食用,烹饪美学是为了能更好地食用。菜品摆盘,是对烹饪美学的直观呈现,是一个厨师应该掌握的技艺。
烹饪美学之必要性
烹饪美学有两种属性,审美性和实用性。审美性是指我们科学地利用刀功、烹制、摆盘、雕刻等手段,将菜品配置得色彩斑斓,客人通过观赏菜肴触发联想,感受到厨师用菜品表达的艺术意境,增进食欲。实用性是指用优质的原料,发挥娴熟的烹饪工艺技巧,制作出香味扑鼻、口感适宜的菜肴。
从现在餐饮的发展来看,了解食客的审美需求,掌握烹饪美学的基础知识,对厨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可能也是餐饮未来发展的趋势。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也有了较大提高,从解决温饱到讲究菜品的色、香、味、形、意、器、养,这其中色、形、意、器都和烹饪美学相关。提升菜品自身价值,为饭店创造更高的盈利,是厨师的责任,而掌握烹饪美学就是提高菜肴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菜品的色、形、意、器都是烹饪美学的表达,其中的色是指菜品身诱人食欲的色泽和色彩搭配;形,是指通过烹饪制作和摆盘点缀呈现出的美观形状;意,是指厨师菜品想表达的意境,或菜品氛围的营造;最后的器即指美观得当的盛装器皿。
我结合色、形、意、器四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和理解,首先讲“器”。古诗有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菜肴出锅该用碗的就用碗,该用盘的就用盘,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这是对美食、美器、美饰关系的经验总结。在坊间甚至还流传这样一句话:“厨艺不够,餐具来凑。”虽然有调侃意味,但足以证明“器”之重要性。
观察那些美食博主的微博、短视频,你会发现出镜率高的餐具,就是陶瓷类、木质类和玻璃材质类。
美食不如美器是中国的器用之道,而陶瓷就是那个美器,陶瓷质地紧实,硬度高,容易清洗,而且洁白光亮,可以做出更多造型,可以上色绘图,有非常高的可塑性,选择一个合适的盘子足以为菜品增色。
玻璃材质因为透明,所以一般用来盛放色彩丰富的水果或蔬菜沙拉,展现食物本身的颜色,配上碗壁上的水珠,生机勃勃。
木质餐具古朴自然,触摸观赏其表面的纹理与质感,用心去感受——吃饭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享受。
“色”“形”“意”三点关乎菜品的制作、摆盘与点缀。在具体的操作中,有四点需要注意。
第一,根据菜肴的实际需要进行点缀、围边。如果菜肴在装盘后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整体效果,就不应再过多装饰,否则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第二,装饰美化是制作美食的辅助手段,而这个步骤最重要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摆盘所用的器具、蔬果、饰物,一定要进行洗涤消毒处理,无论是个人还是餐具的卫生都不可忽视。
第三,注意菜肴装饰美化的实用性。尽量选用可食用的花草、蔬果、点心、自制小件熟食等作为装饰物。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借鉴西餐的摆盘,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那些非食用的装饰,如雕刻、面塑、糖艺、餐具市场的小摆件等,适量运用也可以为菜品增色。
第四,协调一致。根据宴席的主题、规格、食客的喜好和忌讳等因素,设计适当的摆盘效果。
美化菜肴之独孤九式
下面是我个人总结的一些现在菜肴美化装饰、菜肴布局的方式方法,希望可以抛砖引玉,相互学习。我称之为“独孤九式”。
● 局部式:
又称盘头式,一种快捷、简单的装盘方式,使用很普遍,多用于中低档菜肴或宴席类大批量制作菜品的装点。
● 对称式:
这种装点方式是使用两种以上相同或不同的事物,成双成对地摆在菜品旁边不同的位置,形成相互对称的图案。
● 围边式:
用饰物对菜肴进行围边点缀,可半围也可围一周。
● 围中式:
将某些饰物置于盘面中央位置,再把菜肴盛装或堆叠在其周围。
● 间隔式:
将某些饰物置于盘中,使菜肴的一种原料与其他原料间隔开,构成拟定的各种形态。
● 盛装式:
用某些蔬果、植物茎叶、贝壳、竹笆,或是自制的米网、面圈等作为盛器,对菜肴进行盛装美化。
● 垫底式:
将某些原料饰物置于盘中进行美化装饰铺垫的一种方式。
● 拼摆式:
如“三叠水”“一封书”“风车形”等,这是传统菜中老师傅们常用的方式。
●酱汁渲染式:
用菜肴的酱汁在盘中根据自己的构思,画出直线、半圆,或是拍打勺子随意溅射于盘中,再堆叠摆放点缀菜肴。
菜肴的美化装饰组配不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依据个人的审美,个人所要表达呈现的意境,对菜肴进行装点即可。
各类菜肴装饰法
烹饪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摆盘考验菜品制作者的艺术感,深究之下也有迹可循。这里我把菜品大致分为四类来说明,分别是干类菜肴、酱汁类菜肴、半汤菜类菜肴、汤类菜肴。
先说干类菜肴,如用炸、煎、蒸等方式烹制出的不带汤汁的菜肴,我们可以先在预制阶段做定型处理,比如菊花鱼、炸春卷、花式象形点心等,或是制熟后用模具做辅助定型,如菠菜可以在制熟调味后,用圈形模具制成一个圆柱形,再做简单的点缀装饰,那一定比凌乱堆叠更具美感、立体感。
酱汁类菜肴带有少量酱汁,和干类菜肴差不多,可用平盘摆放,用酱汁画盘等方式,辅助以少量的装饰物点缀即可。相比之下,这类菜肴灵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半汤菜类菜肴,相对来说摆盘发挥的空间不是那么大,但可以用前面讲到的“拼摆式”“盛装式”等方法来呈现。如一份椒麻鸡,可以摆成“一封书”或“三叠水”,再淋上汁水;又如蒸菜中的镶碗,可以摆成“风车形”,蒸好后再扣入盘中,不加任何装饰,即可凸显厨师的功底与用心。
汤菜类菜肴大部分是在餐具上下功夫,选用煲仔、砂锅、瓦罐、炖盅等美观合适的餐具盛装即可。
现在的餐饮,单是口味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作为厨师也要全面发展,从菜品的烹饪美学上增加其附加值。在平日里,我们该多学、多看、多借鉴、多感知生活中的艺术,培养自己的美感,磨练烹饪技术的同时不忽略烹饪美学的培养,希望将来的自己不只是一名厨师,还是烹饪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