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明朝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李东阳:明朝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李东阳是明朝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作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人物轶事
神童对答
李东阳四岁时被举荐为神童。父亲带他进宫朝见皇帝,因人小脚短,跨不过门槛。皇帝见此情景,便脱口出了上联:“神童脚短。”东阳应声对下联:“天子门高”。皇帝高兴地将他抱坐膝盖上,见其父亲还站立在一旁,又出上联:“子坐父立,礼乎?”李东阳答道:“嫂溺叔援,权也。”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正统十二年(1447年),李东阳出生于京师的玄武湖西浒,李东阳的父亲时年三十一岁。
景泰元年(1450年),李东阳能作径尺大的书法,被称为神童,明景帝下召验试,并赐给李东阳菓钞。
景泰三年(1452年),明景帝召请李东阳讲读《尚书》。
政治生涯
进入仕途之初,李东阳升迁很不顺利,基本上是九年任满一迁,而且做了很长时间的侍讲学士,却仍没有参与经筵和日讲等活动,这是因为李东阳“以貌寝,好诙谐,不为时宰所重”以至于“士论哗然不平”。但是李东阳年轻时对此毫不在意,表现出宽阔的心禅和难得的政治成熟。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李东阳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担任过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在朝为官五十年,执掌国政十八年,始终保持清廉的节操。
文学成就
李东阳是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其文章典雅流丽,书法工篆隶。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作品,流传后世。
家族成员
家世
- 高祖父:名无考,行戊七。不仕。
- 曾祖父:李文祥,行继二,行伍出身。洪武初,随军队迁入京师。李东阳的《怀麓堂文稿》卷三十《先叔父前金吾左卫百户李公墓志铭》记载:洪武初,吾曾祖继二府君籍义兵,历济南卫,改燕山左护卫。
- 祖父:李允兴,字福永,行允三。代父役,事迹不详。
李东阳一生著述丰富,留下了1546篇诗文和34条名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