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怀化市坪坦风雨桥:侗族文化的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怀化市坪坦风雨桥:侗族文化的瑰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aigoo.com/citiao/141404.html

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坪坦河上,横卧着九座造型各异的风雨桥。这些始建于清代的木结构桥梁,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侗族文化的瑰宝。

坪坦河上的九座风雨桥,分别是普修桥、回龙桥、普济桥、永定桥、永福桥、回福桥、观月桥、文星桥和中步头桥。这些桥梁均采用木榫卯结构,甚至使用了古老的湿藤绑扎法,展现了侗族人民精湛的建筑技艺。2006年5月,这九座风雨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雨桥的多重功能

在侗族文化中,风雨桥不仅仅是交通设施,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宗教祭祀场所:桥上设有文昌、关圣、土地的神龛,是村人拜祭祈福的重要场所。
  • 风水节点:被视为“护寨”“镇宅”的象征,建桥需经风水师勘定,举行隆重仪式。
  • 公共外交场所:村人在此互通有无,讨论集体事务,举行“合拢宴”等集体活动。
  • 休憩交友场所:设有长凳,常年有人义务供应凉水,是村民休息、社交的重要空间。

建筑特色与保护

风雨桥的建筑特色在于其独特的结构设计。桥上建有长廊和亭阁,长廊中绘有彩画,桥墩上建亭阁,整座桥亭阁、长廊联为一体。桥上设有神龛,桥下可通舟楫,桥面可行人,桥头可聚众,桥中可避风雨,桥侧可憩息,桥顶可远眺,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

这些桥梁历经两百多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得益于侗族人民的精心维护。当地侗民将风雨桥视为“神”,人人都是自觉的守卫者。自清代至今,村人根据自己的力量大小或捐资或出力,这种管理和保护桥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文化遗产价值

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的侗族古村落群被誉为“百里侗文化长廊”,坪坦河是这条文化长廊的核心区域。河上横卧着17座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风雨桥,使得这里享有“福桥之乡”的美誉。这些桥梁不仅是侗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