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宇:从此会上班会课——主题班会课程设计教程 | 新书首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宇:从此会上班会课——主题班会课程设计教程 | 新书首发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3908198_372549

在班主任工作的各种专业技能中,设计主题班会课(以下简称“班会课”)是较为特别的一项。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诸如管理、沟通等技能,不管做不做班主任都是需要的,但设计班会课只有班主任才需要,不做班主任的老师基本用不着。
班会课的设计与学科教学课的设计,从方法到手段,都有所区别。很多教师虽然在教学上是行家里手,但对班会课设计却一筹莫展。班主任们迫切需要一本班会课设计的指导用书。

什么是主题班会课

迟希新教授把班会课解释为“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为解决班级或学生成长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围绕某个主题而实施的班级活动”。

我们可以围绕“主题班会课”这五个字来总结班会课的特点(见图1)。

如图1所示,班会课一定是有“教育主题”的“课”。既然是“课”,就应该具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和环节,比如组织、导入、学习、练习、反馈、小结等。因为班会课有大量的活动,要设置各种情境,其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所以又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课。“会”这个字,有“大家(师生及其他人)聚在一起”的意思,强调参与、互动,同时也说明班会课中的部分环节带有会议讨论的特点。所以,班会课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课。

所以,很多班主任平时上的、在课表上标明为“班(队)会”的课,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班会课,只能叫班务处理或班级活动。前者包括班主任就班级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训诫或处置;后者如组织学生学习包饺子、看一部电影或请家长来介绍某种技术等,虽然活动中也有一些教育元素,但不符合“课”的特征,故也不能算班会课。

班会课设计,难在何处

班会课是全班学生参与的,主要用于解决共性问题。班会课是面向集体的最佳教育方式之一。班级中和学生的大量问题都可以用班会课解决,班会课是解决班级问题最公正的渠道,而且在增强班级凝聚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及提升学生班级生活幸福指数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很多班主任不会设计班会课,加上工作繁忙,无暇研究、准备班会课,很多学校的班会课时间被随意挤占,故而能坚持上班会课的班主任不多。在很多情况下,设计班会课只是班主任技能大赛中的一项或仅作为公开课展示,并未进入班主任的日常教育工作,其重要的教育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很多班主任都说:“让我上学科公开课没问题,但让我上班会课不行,因为我根本不会上。”的确,不会设计、不会上班会课的情况在班主任中普遍存在。当然,设计班会课确实有一定难度。

首先,所有的班主任从业前都没有系统学习过班会课设计。

其次,班会课不同于学科教学课,它没有教材,没有“教参”。每节班会课班主任都要创作。

最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都有局限性。教师往往只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多,但班会课的题材丰富、主题多变,涉及的领域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大大超出教师个人的知识储备。比如,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专门学习过礼仪知识,如果要上一节关于“礼仪”的班会课,教师设计起来就会很困难,只能一边自学一边设计或者向专业人士求助。通过设计这节课,教师自己对“礼仪”有所了解了,但下一节班会课又是另一个题材,班主任又要重新备课。所以,设计任何一节班会课对班主任来说都是一次挑战。工作任务已经很繁重的班主任,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班会课。

以上是班会课设计难的客观原因。但是,这些困难并非不能突破。

如何突破班会课设计难关

尽管设计班会课有难度,但也不是没有破解之道,以下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分工合作

仅靠班主任个人的力量难以保证每周都设计出一节班会课,可以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每个班主任负责设计几节,大家资源共享,每个人拿到方案后加以修改就可以在自己的班级里使用。这样几年下来,本校的班会课资源库就能充实起来。当然,资源库每年都要做适当的更新和增补。

之所以强调班会课资源必须实现“校本化”,是因为只有符合自己学校学生情况的班会课,教育效果才会好。直接从其他地方“拿来”的班会课不一定适合本校,就是因为班会课要根据本校各年级的情况设计才能适合自己的班级和学生。

头脑风暴

仅凭班主任一己之力设计班会课,会有相当的难度。学校或班主任团队可以集体备课;根据课型和主题特点,还可以邀请心理教师及其他人员参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特长,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应对班会课的设计非常有效。很多优秀的班会课都是集体备课、磨课的结果。

本书中的一些班会课例也是集体备课的成果。在此,对参与备课的我的同事,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的钱希卓、邓惠文、廖秋婧,以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小塘中学的李信老师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移植借鉴

班会课有很多课例可供借鉴,班主任可以从别人的课例中得到启发并设计自己的班会课。

跨界借鉴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思路。团建活动背后有大量的心理学、社会学理论支撑,综艺节目中更是充满新奇的创意。适当借鉴并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改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同时也是学科教师,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对教学方法也有研究。在学科教学中使用的很多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讨论等,在班会课上也可以使用。

掌握规律

班会课设计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无论哪种类型、哪种题材的班会课,其基本结构都差不多。只要把不同的内容用常用结构编排起来,就可以设计出一节中规中矩的班会课。如果能加上一些有个人特色和创意的做法,往往就是一节好班会课。

班主任在班会课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增长经验,提升实操水平。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班主任学会班会课的设计方法。可以说,班会课设计一旦入了门,就“会者不难”了。

本书既介绍设计班会课的基本思路,又按照班会课的结构对每个环节具体如何设计做了详细解读。书中列举了一些课例,不是为了让读者模仿,而是用来解释设计思路和原理的,好让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总而言之,本书就是要帮助读者学会自己设计班会课。

全景呈现主题班会课设计各环节

结合案例,详细解说,

教会班主任自己设计班会课

内容简介

“工作太忙,没时间准备班会课怎么办?”

“班会课题材丰富,主题多变,每次都要重新设计,太难了!”

“班会课没有教材,怎么保证上课质量?”

…………

班会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最佳教育方式之一,学生的大量问题都可以用班会课解决,但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往往遇到上述种种问题。

这本教程不仅介绍了班会课设计的基本思路,还详细阐述了设计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更为每一个环节提供了具体案例和详细说明。一册在手,可让你在设计班会课的过程中找到许多乐趣,用这一“先进武器”轻松带好班。

作者简介

陈宇,资深班主任工作研究专家。现为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教师。《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专栏作者。出版有《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班级管理课》《学生可以这样教育》《班主任的九堂必修课》等多部专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