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警惕!年关将至,新型"AB贷"诈骗悄然蔓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年关将至,新型"AB贷"诈骗悄然蔓延……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15452

年关将近,诈骗分子又开始蠢蠢欲动。近期,一种新型"AB贷"诈骗手法——"还款监督人"骗局悄然兴起,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潜在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揭露这一骗局的运作模式,并提供实用的防范建议,帮助您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AB 贷"诈骗

"AB 贷"作为一种贷款诈骗手段,其运作模式如下:不法黑中介瞄准征信不良、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借款人A,伪装成正规贷款机构,向A展示虚假的贷款批准截图。为了完成放款流程,他们要求A找一位征信良好的亲友B作为担保人、加分人或第三方收款人。中介向A保证B仅起到辅助作用,不会对其征信产生不良影响,实际责任仍在A身上。

然而,一旦B按照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并完成手续,贷款的实际贷款人就变成了B。当A无法按时还款时,还款责任就会全部转嫁给B,导致B无辜背负沉重债务。


新型"AB 贷"——"还款监督人"骗局

如今,诈骗分子将"AB贷"伪装成"还款监督人"骗局继续行骗。当借款人A因信用不佳寻求贷款时,中介会声称认识银行内部"特殊渠道",可以通过提高征信评分或伪造银行流水来帮助A获得贷款,但需要A找到一位征信良好的亲友B担任"还款监督人"。

中介分别向A和B进行游说:对A强调B的参与只是为了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和按时还款;对B则声称这只是形式上的监督角色,不需要承担还款责任,是一种"仗义之举"。在花言巧语的蛊惑下,许多不明真相的B出于信任便答应了中介的要求。

然而,一旦B签署相关协议,就如同掉进陷阱。贷款发放后,A无法还款时,银行或贷款机构就会依据合同条款要求B承担还款责任。因为在法律层面上,"还款监督人"可能已被认定为实际贷款人或担保人,即使B从未实际使用过这笔贷款,也难以逃脱还款义务。


防范"AB贷"诈骗的实用攻略

面对如此狡猾的诈骗手段,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牢记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 提高警惕,拒绝诱惑
    永远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来自陌生人的贷款服务承诺,尤其是那些听起来过于诱人的条件,如快速放款、无需抵押担保、无视征信瑕疵等。这些往往是诈骗分子设下的诱饵,目的就是吸引那些急需资金的人上钩。要知道,正规的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过程中都有着严格的流程和标准,不可能随意放宽条件。如果一笔贷款听起来美好得不太真实,那么它很可能就是一个骗局。

  2. 熟悉正规贷款流程
    在考虑申请贷款之前,务必花时间了解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流程和要求。这包括贷款的申请条件、所需材料、审批环节、放款时间以及还款方式等各个方面。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你能够更加清晰地辨别中介或其他非正规渠道所提供的贷款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如果有人向你介绍的贷款流程与正规机构大相径庭,或者存在诸多模糊不清、不合理的地方,那么你就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3. 谨慎担保,避免牵连
    担保行为绝非小事,不要轻易为他人提供担保,尤其是在对对方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缺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在决定是否为他人担保之前,要仔细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可能出现的还款责任。如果对方的经济状况不稳定,或者信用记录存在问题,那么你一定要果断拒绝担保请求。要记住,一旦你成为担保人,就意味着你与借款人的债务紧密相连,如果借款人出现违约情况,你的个人财产和信用都将面临风险。

  4. 保护个人信息,严守安全防线
    个人信息是我们在金融领域的重要资产,务必妥善保管。不要随意将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征信报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提供给陌生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或不可信的平台上泄露个人信息。同时,对于那些要求你提供个人信息的机构或个人,要先核实其身份和合法性,确保你的信息不会被滥用。

年关将至,诈骗分子愈发猖獗,他们企图利用人们在岁末年初资金需求旺盛、警惕性相对较低的时机大肆行骗。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对于任何涉及贷款、资金往来的请求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果不幸遭遇了疑似"AB贷"诈骗或其他金融诈骗行为,一定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向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举报,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