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海城际铁路
杭海城际铁路
杭海城际铁路(Hangzhou-Haining Intercity Railway),又称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简称杭海城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第一批PPP示范项目之一,由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1]杭州地铁在部分场合亦宣称该线路为其地铁“杭海线”,并纳入其2022年亚运规划线路中。[2]该项目先行段于2016年12月15日开工,于2017年9月全线开工,[3]于2021年6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4]
杭海城际铁路线路全长48.1公里,总投资141.92亿元,共设车站13座,其中地下车站5座,[5]起于杭州余杭高铁站,止于海宁碧云站,其中浙大国际校区站至碧云站区间及碧云站暂时缓建。已通车的余杭高铁站至浙大国际校区站,全长46.38公里,设有许村站、盐官站等12座站;采用3动1拖4辆编组的B型车辆,设计最高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其运行时间为6:00至22:00;[5]票价为2元至9元,[6]采用分段式计价方式。[4]截至2023年6月28日,该线路已累计安全运输近1700万人次,开行列车超15万列次,运营里程超650万车公里。[7] 杭海城际铁路可以在车站购买单程票,也可以打开支付宝或微信“乘车码”至闸口扫码乘车。[6]
历史沿革
2012年6月,海宁市发改局以专报的形式向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提出建设杭州至海宁城际轨道(铁路)的建议。11月,成立杭海城际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领导小组。12月,海宁市人民政府与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签订接驳协议。
2013年2月,浙江省发改委将《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杭海城际铁路名列其中。9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在海宁举行《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专家评审,杭海城际铁路名列其中[8]。
2014年12月1日至2日,受浙江省发改委的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海宁市召开杭海城际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12月16日,《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其中包含杭州到海宁的城际线。
2016年7月26日,海宁市政协召开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协商杭海城际铁路项目建设事宜。会议听取了海宁市政府《关于杭海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情况汇报》,按照规划,杭海城际铁路起于余杭高铁站,至海宁主城区,线路总长约47.72千米,其间设站12座。8月17日,海宁市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举行杭海城际铁路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8月30日,海宁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通过了关于同意建设杭海城际铁路的决定。9月22日,杭海城际铁路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浙江省发改委批复。9月27日,海宁市召开杭海城际铁路征迁工作动员会,标志着城际铁路沿线征迁工作全面启动。10月17日,浙江省发改委批复了海宁市关于杭海城际铁路工程先行段初步设计。在批复文件中,城际铁路站点有所调整,将新增设一座桑亭路站(预留设站条件)。新增设的桑亭路站位于长安镇东部桑亭路路口,位于长安镇站和周王庙站之间,是一座预留站。12月15日,中国铁建铁四院负责设计的杭海城际铁路项目先行段正式开工建设[9]。
2017年9月26日,杭海城际铁路全面开工[10]。
2018年3月10日, 杭海城际铁路全线车站全部开工。4月19日,杭海城际铁路首台盾构机顺利下井,盾构机将完成余杭高铁到许村镇地下区间全线3.1千米的掘进任务。6月13日上午,杭海城际铁路长安镇仰山路长安路口处施工过程中,箱梁支架坍塌致使3人受伤,急送海宁市中心医院急救。一人经市中心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二人体表外伤无生命危险[11]。7月,中国通号承建杭海城际铁路信号系统,实现了中国通号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信控制系统在时速120千米城际铁路首次工程应用。[12]8月7日,浙江杭海城际铁路有限公司与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就杭海城际铁路委托运营签署框架协议[1]。10月15日,杭海城际铁路工程第四标段下穿高铁段盾构区间左线顺利贯通,标志着杭海城际铁路工程全线首条盾构区间贯通。
2019年3月29日,杭海城铁正线第一根接触网立柱被起重吊车安放在基础地脚螺栓之上,杭海城际铁路正线接触网第一杆成功组立,这标志着杭海城际铁路供电系统工程全面开工。5月,杭海城际铁路铺轨施工正式启动[10]。12月,杭海城际铁路全线9个地下隧道区间全部贯通完成。
2020年4月17日,杭海城际首列电客车顺利进驻盐官车辆基地。5月14日,杭海城际铁路余杭高铁站,2#基坑主体封顶,标志着全线车站主体顺利封顶,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工程全部完成。5月31日,杭海城际铁路高架段轨通。6月30日,杭海城际铁路全线首个送电区间(110KV桐斜主所至盐官车辆基地)——第三供电分区送电成功,标志着杭海城铁机电工程全面进入联调联试准备阶段。7月3日,杭海城铁通车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海宁盐官车辆基地举行,12个新站名和Logo发布。7月12日,杭海城际铁路工程最后一座110kV主变电所——长海主变一次性成功送电。为下一步正线车站送电、实现全线电通、系统调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打赢通车战”奠定了电力基础。8月12日,杭海城铁全线轨通。
2021年6月28日,杭海城际铁路建成通车。
线路站点
设计参数
- 正线数目:双线
- 速度目标值:120km/h
- 系统制式:地铁制式
-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800m 困难:450m
- 最大坡度:一般:20‰ 困难:30‰
- 线路形式:无缝线路
- 牵引种类:电力
- 牵引供电制式:DC1500V
- 车辆选型:B型车
车站列表
杭海城际铁路线路全长46.38千米,设了12座车站,分别为余杭高铁站站、许村站、海宁高铁西站、长安(东方学院站)站、长安东站、周王庙站、盐官站、桐九公路站、斜桥站、皮革城站、海昌路站、浙大国际校区站。
杭海城际铁路车站信息表车站名称 英文名称 换乘线路 车站结构 所属区域
余杭高铁站站 Yuhang Railway Station 杭州地铁9号线 地下三层岛式 杭州市临平区
许村站 Xucun / 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嘉兴市海宁市
海宁高铁西站站 Hainingxi Railway Station 路侧高架三层侧式
长安(东方学院)站 Chang'an(Oriental College) 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长安东站 Chang'an East 桥建分离式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周王庙站 Zhouwangmiao 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盐官站 Yanguan 路侧高架二层侧式
桐九公路站 Tongjiu Highway 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斜桥站 Xieqiao 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皮革城站 Leather City 地下二层岛式
海昌路站 Haichang Road 地下二层岛式
浙大国际校区站 International Campus,ZJU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注:车站名称栏中外框线为大站快车停靠站点。
线路走向
杭海城际铁路车站信息表车站名称 英文名称 换乘线路 车站结构 所属区域
余杭高铁站站 Yuhang Railway Station 杭州地铁9号线 地下三层岛式 杭州市临平区
许村站 Xucun / 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嘉兴市海宁市
海宁高铁西站站 Hainingxi Railway Station 路侧高架三层侧式
长安(东方学院)站 Chang'an(Oriental College) 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长安东站 Chang'an East 桥建分离式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周王庙站 Zhouwangmiao 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盐官站 Yanguan 路侧高架二层侧式
桐九公路站 Tongjiu Highway 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斜桥站 Xieqiao 路中高架三层侧式
皮革城站 Leather City 地下二层岛式
海昌路站 Haichang Road 地下二层岛式
浙大国际校区站 International Campus,ZJU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运营情况
杭海城际铁路起于杭州余杭高铁站,出站向东经过许村、长安镇、周王庙、盐官镇、斜桥进入海宁市主城区,经中国皮革城后,沿海州东路至08省道(环城东路)止。与杭州地铁9号线(当前为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运营中)换乘,线路设13座车站,其中地下车站5座,高架车站8座,在杭州市临平区境内、海宁主城区在地下,下穿沪杭高铁、高速公路段为地面U形槽,其余地段都是高架[13]。
杭海城际铁路设计时速120千米,全程运行在30分钟左右。线路系统能力为30对/小时,可以做到每2分钟就开行一对列车,采用B型车,每节车厢额定人数为68人。列车编组为4节车厢[13]。
文化传统
- 运营时刻
价值意义
- 标识
1.标志中的“H”是杭州,海宁的缩写H的两竖,一竖代表海宁,一竖代表杭州,一横列车的形象。
2.仰起的车头,意味海宁奔向杭州拥抱杭州昂首阔步融入杭州大都市圈。
3.H又代表合作,潮城与杭城深度融合深度合作。
4.标志外围的“红圈”代表着海宁城区将与杭州建起“1小时通勤圈”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
5.标志中的两条竖线也表示着“11”这个数字,蕴含着西部许村,长安总面积183平方千米的区域以“杭州第11区”为标准规划,全力打造“杭海新城”让融杭建设逐步升级[14]。
词条图册
杭海城际铁路(3)杭海城际铁路是海宁市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更便捷出行需求,主动接受大城市辐射、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海宁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促进产业发展、改善城市面貌,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海宁大潮网 评)
作为海宁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杭海城际铁路不仅架起了海宁连接杭州的交通“新干线”,而且将承担起未来海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线角色,一路串联起沿线的浙大国际科技小镇、皮革时尚小镇、盐官度假区的潮韵小镇、长安的花艺小镇、许村的布艺小镇等,以及海宁高铁站、盐官度假区、海宁中国皮革城、浙大国际联合学院等一批重要节点,加速资源要素的集聚与流通,进一步带动当地皮革、家纺、旅游、商贸等产业发展。(《嘉兴日报》 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