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应国栋:有效表扬的使用策略 | 新时代教育书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应国栋:有效表扬的使用策略 | 新时代教育书摘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J2N4CL0516BILI.html

全文长 2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对表扬负面影响的发现,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整天对学生们板着脸呢?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控制自己,而不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表示肯定。我在描述表扬产生的负面影响时用了“容易”“有时”“有可能”“或许”等非绝对的词语,主要是为了表明表扬并不一定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因为,表扬问题的真正症结,并不在于表扬本身,而在于表扬时我们说了什么,是如何说的。艾尔非·科恩提出了衡量表扬的两条原则:

第一条是自决权。即我们的表扬是否能鼓励学生对什么是良好的表现做出自己的判断,是否能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成为哪种人。

第二条是内驱力。即我们的表扬是否为学生创造了条件,使他们能进一步投人到所从事的任务中。

根据这两条原则,我们接下来谈谈有效表扬的展开方式。

1. 感激性表扬

假如看见班上的学生在操场上自发地捡拾垃圾,我们该怎么表扬?

学生维护校园环境,在没有受到指示的情况下自发地捡拾垃圾,这是具有公德意识的表现,我们的教育不就是希望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吗?碰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对当事人进行一番表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问题是,我们应该说什么,如何去说?

“你真棒”“真了不起”“真是个好学生”,这样的表扬怎么样?作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如果受到这样的表扬,或许会激励学生从今往后为表扬而采取行动,也就是说很可能会产生“依赖他人的表扬”这一结果,反而破坏了学生的内在动机。

钟启泉教授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表扬方案:

当场默不作声,事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表示谢意:“今天有同学(不要说出名字) 在校园里捡拾垃圾,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想对他说一声‘谢谢’,但考虑到不仅是他,其他同学一定也为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做出了努力,这位同学只是被我偶然碰上罢了。在我不知道的地方,一定有许多同学也为校园环境做过许多事。因此,我要对所有这样的同学表示我的谢意。谢谢大家的合作,谢谢你们为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做出的贡献。”

这是一种感激性的表扬方式,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对社会、集体的一种贡献,且能给他人带来快乐,从而强化了采取适当行为的勇气。感激性的表扬,既不是一种俯视,更不是一种仰视,而是基于平等的关系而展开的,这样处理,必定更能激起学生采取适当行为的勇气。

这样的方式还有:

“感谢你的辛勤劳动,现在我们教室干净得就像一个五星级的酒店!”“谢谢你的认真管理,我这个班主任现在轻松得就像一个无业游民。”“感谢你在运动场上的拼搏,你让大家感到无比骄傲!”

2. 描述性表扬

我们再来分析并判断下面两个情景中解决方案的优劣:

情景一:数学课上,一个学生做出了一道很有挑战性的题目。表扬方案为:

方案1:太厉害了,你真聪明!

方案 2:这条辅助线添得真巧妙,你的解题思路棒极了!

情景二:学生完成了卫生打扫,教室里既整齐又干净。表扬方案为:方案1:你干得很棒,你真是个负责的同学!

方案2:我看到门后、垃圾桶旁边以及教室的各个角落都被你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很难做到,但是,你完成得棒极了!

通过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方案1的表扬是就对方是个“怎样的人”发表评价的,这种评价式的表扬尽管会给被表扬者带来愉悦,但会助长学生的依赖性,唤起学生的防御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控自立的能力。海姆·吉诺特认为:“对学生来说,评价式的表扬是毁灭性的……别人会成为他寻求认可的源泉。他会依赖别人来满足自己的渴望,并确立自己的价值。别人必须时时告诉他,他的价值何在。”我们想要学生做真正的自己,就要避免这种评价式的表扬。

方案2是对学生良好的行为或成就的描述,这种描述性的表扬,会使学生将关注点落在被描述的那部分内容,让学生明白“寻找合适的辅助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题”“教室的各个角落是卫生打扫的重点所在”,鼓励学生对什么是良好的行为做出自己的判断,强化了其采取适当行为的勇气。

3. 感受性表扬

再来看看下面两个情景:

情景一:小莉写了一首诗,描述了她对冬天第一场雪的感受。老师说:“你的诗反映了我内心的感受,我很高兴看到我对冬天的想法被这么富有诗意的句子表达了出来。”小诗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她转身对自己的朋友说:“老师真的喜欢我的诗!”

情景二:尽管很难,鲁宾仍然一直在努力做到字迹工整。老师在他的作业本上写道:“字写得很整齐,批改你的作业是我每天心情最好的时候!”整整一天,鲁宾的心情如沐春风。

针对学生良好的行为或成就,用表扬的语气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称之为感受性表扬。这种表扬方式好处在于能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或成就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带给他人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自豪感与价值感,学生们会越来越了解并认可自己的能力,推动他们进一步投入自己所从事的任务之中。正如美国家庭教育专家阿黛尔·法伯所说的:“成人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他所感受到的,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就能不断认可自己。”

4. 推测性表扬

课堂上,一位学生在回答时引经据典,对老师的问题做出了精彩的回答。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表扬?

我们不妨利用前面几种方式来进行表扬:

方案1:“感激性表扬”:感谢你的分享,你相当于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文史课!

方案2:“描述性表扬”:你的分析丝丝入扣,逻辑性很强,很有说服力,你举的几个例子很贴切,很棒!

方案3:“感受性表扬”:听你的回答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你已经征服了班上的每一个同学!

我们再来对比下面这种表扬方式:

方案4:你的知识真渊博,我想这必定是你热爱阅读的结果吧?

与感激性表扬、描述性表扬、感受性表扬相比,方案4有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你热爱阅读”是一个推测性的结论。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向学生传递着一个价值观:只有博览群书,才会知识渊博。在学生获得表扬的喜悦之际,将关注点引向老师所倡导的正确价值导向上,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就是“热爱阅读”的结果。这种隐含价值导向的表扬方式,我们称之为推测性表扬。

这种表扬方式还有:

你这次取得了高分,我想这离不开你平时的勤奋努力吧?(隐含的价值观: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高分)

你的投篮真准,这是你平时勤加练习的结果吧?(隐含的价值观:只有勤加训练,才能提高投篮水平)

一直以来,表扬在我们的身边被普遍使用着。但是,其普遍性无法证明它的合理性。从表扬所产生的种种结果来看,这种普遍性反而凸显出它迫切需要得到改变。正确使用表扬是需要技巧与耐心、努力与关怀的,我们要始终意识到我们面前的学生的年龄与能力,并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别让一番善意成为“危险”的信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