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告别“梅友机场”!2026年底通用机场即将启航
苏州告别“梅友机场”!2026年底通用机场即将启航
近日,苏州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传来重磅消息:苏州通用机场将于2026年底建成投运。这一进展终结了苏州作为经济强市却无机场的“意难平”,也让“苏州梅友机场”(“没有”的谐音)的调侃成为历史。这座A1级通用机场的落地,不仅是苏州交通版图的里程碑,更是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项目详情:定位精准,服务多元
- 选址与规模
苏州通用机场选址于常熟沙家浜镇东南部与昆山巴城镇西北部交汇处,占地面积约75.8公顷,计划新建一条长1600米、宽45米的跑道,可满足各类通用航空器起降需求。配套建设综合楼、塔台、机库等设施,确保运营高效。
项目已于2024年10月31日通过民航华东局场址审查,工可报告编制完成,力争2025年启动建设。
- 功能定位
该机场被定位为A1级通用机场,主要服务于航空消费(如空中游览、娱乐飞行)、飞行培训、应急救援、公共服务及短途客货运等。同时,其将结合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建设无人机试飞场、培训基地和调度中心,成为长三角无人机产业的重要试验场。
为何苏州需要一座通用机场?
- 经济与人口驱动的刚需
苏州2024年GDP达2.67万亿元,常住人口超千万,却长期依赖无锡硕放、上海虹桥等周边机场。尽管通过城市航站楼(如SZO代码的启用)缓解了出行痛点,但缺乏本土航空基础设施始终制约着城市能级提升。
- 低空经济的战略布局
2024年苏州发布的《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6年构建低空基础设施网络,通用机场正是其核心载体。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短途通勤等新兴业态将在此孵化,助力苏州抢占低空产业高地。
通用机场≠民航机场:期待与现实的平衡
尽管市民热议“苏州终于有机场”,但需明确的是,通用机场并非承担日常民航客运的运输机场。江苏省现有9个民航机场中,苏州仍缺席。不过,通用机场的投运将填补以下空白:
- 公共服务:提升区域应急救援能力,如医疗救援、灾害响应。
- 产业赋能:为飞行培训、航空器制造等产业链提供试验场景。
- 文旅融合:开发低空观光项目,激活“航空+旅游”消费。
未来展望:从通用机场到“运输机场”的想象
苏州从未放弃对民用运输机场的追求。国务院《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已提出深化苏州运输机场布局研究,2023年江苏省交通厅亦明确推动其纳入国家规划。通用机场的建成,或为未来争取更高层级航空枢纽积累经验与数据支持。
苏州通用机场的落地,不仅是基础设施的突破,更是城市发展战略的缩影——从“借道”周边到自主布局,从填补空白到引领创新。这座机场或将书写苏州经济“高空”跃迁的新篇章,也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共建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