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IGBT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与优化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IGBT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与优化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ejiguan.cn/2025/changjianwtjd_0121/9107.html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中的续流二极管(Free-Wheeling Diode,FRD)是一个关键组件,其反向恢复特性不仅影响二极管本身的损耗和安全工作状态,还对电磁干扰(EMI)特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FRD的反向恢复特性及其优化方法。

FRD的反向恢复特性

FRD通常使用快恢复二极管(Fast Recovery Diode),其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反向恢复。这一特性不仅影响二极管本身的损耗和安全工作状态,还对电磁干扰(EMI)特性有着重要影响。

反向恢复的定义

当普通二极管的电流从正向变为反向时,不会立即截止,而是先反向上升一段时间(ts),再经过下降时间(tf)接近0。反向恢复时间(trr)是ts和tf的总和。

IF:反向截止时二极管电流的变化过程。

原因:电荷存储效应,存储电荷耗尽需要的时间(tff)。

影响:影响开关频率,增加反向恢复损耗。

电荷存储效应

电荷存储效应是指在正偏的PN结中,P区的空穴向N区扩散,N区的电子向P区扩散。这些扩散的载流子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形成电流,反向恢复过程实际上是少子消失的过程。

空穴在N区是少子,电子在P区也是少子,因此反向恢复过程是由少子导电引起的。

PIN二极管结构

高压IGBT模块中的快恢复二极管通常是PIN结构的二极管。

PIN二极管的定义

PIN二极管是在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之间加入一层低掺杂的本征半导体层,形成的P-I-N结构二极管。常见的结构是P+N-N+,中间的掺杂浓度较低,接近本征半导体。按工艺分为外延和扩散两种。

PIN二极管的特性

优点:耐压高,从几伏到几千伏。

缺点:存在少子存储效应,反向恢复时间长,正向导通压降较高。

对FRD的要求

在使用FRD时,我们通常有以下要求:

  • 反向恢复要快:降低反向恢复损耗,提升开关频率。理想状态是没有反向恢复过程。
  • 反向恢复电流峰值Irrm要低:减少电流尖峰。
  • 恢复特性要“软”:指的是反向恢复电流下降过程中(tf时间段内),电流下降的斜率要小。斜率越大,关断越硬,反之越软。

为什么要求“软”?

  • 硬关断的危险:杂散电感会在二极管上叠加电压尖峰,对二极管本身比较危险。
  • 电磁干扰(EMI):电流下降阶段斜率过大会产生电流震荡和电磁干扰。

因此,我们追求快恢复特性和软关断特性。

如何优化FRD

  1. 电子辐射

通过电子辐射的方式减小少子寿命,从而获得较短的反向恢复时间,但会增加导通压降。

  1. 改进N-层结构

通过改进N-层结构的方式提高软回复特性,但会牺牲一部分损耗。

  1. 特殊二极管

存在一些在PIN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特殊二极管,如LLD(低损耗二极管)和SPEED(发射极注入效率自调整二极管)等。这些二极管在特定应用中表现出更好的性能,但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总结

IGBT的续流二极管(FRD)对模块的整体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其反向恢复特性不仅影响损耗和安全工作状态,还对电磁干扰(EMI)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反向恢复时间、反向恢复电流峰值和恢复特性。通过优化设计,如电子辐射和改进N-层结构,可以改善快恢复特性和软关断特性,从而提升IGBT模块的性能和可靠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