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郫都区唐昌镇:千年古镇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郫都区唐昌镇:千年古镇的前世今生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08819

唐昌镇是成都市郫都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从古至今,唐昌镇经历了多次变迁,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本文将从地理状况、建置沿革、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名胜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这座古镇的前世今生。

地理状况

唐昌镇东北接彭州市丽春镇,南接安德街道,东临沙西线,西近都江堰市。2019 年行政区划调整前,区域面积74.66平方千米,城区面积3.75平方千米。全镇除平乐村部分属浅丘地貌外,其余均为盆地平原。镇域内有徐堰河、柏条河、柏木河、走马河。

建置沿革


唐昌镇曾是南北朝时期宋、齐、梁三朝的侨县永昌县的县治。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设唐昌县(武后时期曾改名周昌县),取唐代繁荣昌盛之意。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改称崇宁县。清康熙七年(1668)废县并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恢复崇宁县。1958年崇宁县撤销,划归郫县,为唐昌镇。2004年新胜镇并入唐昌镇。2017年,增挂街道牌子。2019年12月行政区划调整前,辖先锋、留驾、青春、大云、竹林、鸣凤、西北、建丰、火花、战旗、金星、横山、柏木、星罗、平乐、平康、金沙、永安、临石、青杨、福昌、沙河、锦宁、千夫、钓鱼、长林、天星27个村,东街、南街、西街、北街、蔬菜、新胜、万寿7个社区;常住人口9.6万人,户籍户数2.37万户、户籍人口7.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万人)。2019年12月25日,唐元镇并入唐昌镇。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1981年,镇内主要街道均铺柏油路面,因镇内工业企业较多,每天有多班客车通往县城、成都、温江等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继改扩建东南西北4条大街和许多小街小巷,至2000年,主要街道基本改建完成。2001年,沙湾西延线唐昌段公路动工新建,2002年完成。2009年,启动沙西线工程唐昌至都江堰幸福大道段建设;2010年全线贯通。2015年,改造翰林巷道路,改造村级道路21条13.3千米。2019年,整治改造刘家巷、仿古街、卖卜巷街巷。境内主要公路有安唐路、竹唐路、沙西线、唐宝路。

镇村建设

1994年被列为成都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世纪90年代末唐昌公园重建,2001年建成开放后,改名为“崇宁公园”。1999年被列为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0年,城区面积由原0.7平方千米扩展到1.8平方千米。2007年,对刘家巷、唐家巷旧城小区及明清建筑进行保护性修护;对梁家大院—崇槐里(北)五院片区0.16平方千米进行恢复性扩建、改造和提升。2015年,完成崇宁公园、文庙广场、“鸟文化”广场改造,启动小北街、公园路风貌改造。2016年,小北街、公园路风貌改造完成。2019年,建设古镇景区城市小游园和万寿街综合社区。

其他设施

1950年,在城外东北角建成微型水电站,建成初期装机容量16千瓦,1958年增加到100千瓦。1970年动工修建先锋狮子湾电站,1972年投入运行。80年代中期启动修建唐昌自来水厂,1987年建成。1992年动工修建留驾电站,1997年投入运行。到2005年,镇内天然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完备,先锋电站、留驾电站日供电量达7千瓦。2011年,镇内有自来水厂1座,35千伏变电站1座。2012年,成都自来水七厂开建,2014年一期完工投运,2018年二期完工投运。2015年,完成沿河保护网安装工作,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19年,全面启动水七厂(二期)项目道路还建、渠系还建。

经济发展

农业

20世纪90年代,依托施鸭子厂发展稻田养鸭和专业养鸭,产肉鸭约20万只。2000年后,先后建立逾千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萝卜种植加工基地、榨菜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发展花卉苗圃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2005年,全镇农业增加值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62元。2011年,唐昌镇农业增加值1.79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粮食生产19554吨,主要经济作物有冬瓜、生姜等。2015年,星罗、留驾冬瓜确定为“供港、供澳”蔬菜基地;全镇实行农产品质量网格化管理,并代表郫县通过国家验收。2019年,完成金星、战旗、西北千亩大田景观营造,新建成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2000亩、规模化蓝莓种植基地400亩、规模化葡萄种植基地600亩。

工业

20世纪40年代,手工业较发达,“崇宁锅”和“崇宁线”驰誉省内。50年代开始,工业企业逐渐增多,到1985年,镇内有包装装潢厂、压电扬声器厂、崇宁酒厂、四川电器厂等多家工业企业。90年代以来,民营企业壮大,镇内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成都蜀皇印务公司、川香美食品公司、崇宁木材制品厂等。制砖业一度兴盛,后因保护耕地,多数实心砖企业关闭。2005年,工业以高低压电器、建工建材、印刷为主要产业,有四川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邮电印刷厂等多家驻镇单位。2011年,工业总产值3.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家。2019年,镇内工业以建材、汽配、园林绿化等为主,有工业企业8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

乡村旅游

2000年起,乡村旅游兴起,至2005年,镇内开展柏条河漂流活动,兴办横山度假村、宁馨园等旅游景点,有“金沙李”“梨花沟”“滨河园”等农家乐。2010年,启动“战旗第5季·生态田园村”观光项目,2012年正式开园运营,当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2015年,开展“人文古镇·穿越之旅”“浪漫七夕·缘来唐昌”等文化旅游活动,打造形成唐昌旅游大环线。2019年,举办农民丰收节、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全年接待各类考察团4000批次,总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战旗村成功创建AAAA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旅游收入66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

镇内第一所学校为唐昌镇幼儿园,创办于1936年。1941年,郫县第三中学建成。1979年,成立四川省旅游学校。1985年,镇内有郫县三中,镇办中学1所、完小2所、幼儿园2所。1994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8年,对汶川特大地震后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维修加固,安置灾区子女就读190人。2009年,唐昌林盛小学独立建置,是县内“德育规范化学校”。2011年,镇内有幼儿园11所,小学2所。2019年,域内有县重点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标准化公立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园10所。

医疗卫生

1946年建立崇宁县卫生院,1959年更名为唐昌镇卫生院,1986年更名为郫县第二人民医院。1985年,镇内有地区医院、镇医院和联合诊所各1所。2004年,郫县第二人民医院创建为国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2008年,全镇适龄儿童麻疹接种6307人次,实际接种6261人次,接种率达99%。2015年,对21家药品经营单位实行远程监控,签订药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加强重点人群和一般群体健康体检,体检人数5712人;竹林村卫生站获评省级卫生站。2018年,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镇内有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编制床位300张,开放主要床位300张。辖区还有四川电力医院、唐昌镇卫生院。

文化体育

1958年,原崇宁县文化馆改建为唐昌镇文化站,隶属县文化馆,1992年移交唐昌镇人民政府管理。2000年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较有特色,战旗村建成川西最大的村级文化活动园地“战旗文化大院”,该文化大院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垮塌,2009年恢复重建。2008年,建设镇综合文化站,完成火花、竹林村2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2015年,规范化建设完成金沙、金星、南街等1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2019年,战旗村文化服务中心成功打造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区级示范点。

社会保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普及农村保险。2007年,落实1363户、2654个低保户最低生活标准,落实102名五保老人的待遇发放。2011年,唐昌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01人,农村医疗救助116人次;农村临时救济81人次。2015年,提供新增就业岗位350个;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医保参保率达98%。2019年,新增医保参保人员32280人。

名胜古迹

横山子古窑址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唐昌镇园艺村东1.5千米处。窑分布于整个横山,共有窑包30余处。出土有各种碎瓷片,该处经考古专家多次调查发掘,确认为唐宋时期的古窑群址。

梁家大院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唐昌镇北街青年巷,建于清咸丰年间,坐东向西,总体面积为4000余平方米,共97间房屋。是川西地区建筑特色的代表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昌布鞋传统制作技艺

2018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沿用纯棉白布纳底进行“六刷六剪”的毛边处理,遵循独特的“托里托面”“三翻口”等技法,“内绱”和“叠跟”等工艺,有三十二道传统工序。1993年,制鞋厂为邓小平同志定制唐昌布鞋,被邓小平同志亲切地称为“家乡布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