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利用DRG/DIP医保反馈数据,优化医院管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利用DRG/DIP医保反馈数据,优化医院管理?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4A061N5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随着DRG/DIP支付的推进,医院需重点关注医保局反馈回来的数据,包括入组数据、结算数据等。那么,如何快速准确地分析反馈数据,了解医院整体运行情况,及时制定具体措施作出相应调整?本文从入组错误分析、运营分析、工作指南等方面给出建议。

入组错误分析

DRG错误原因

  • 无法入组或进入QY病组影响结算:歧义病案是指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操作不符合而导致的DRG无法入组的情况。
  • 入错组:由于病案问题导致进入错误组别,导致成为高倍率/低倍率/费用极高病例/费用偏差病例或者正常病例但是亏损的情况。

DIP错误原因

  • 入错组:由于病案问题导致进入综合病种,导致医院核心病种数量与实际接诊情况不符。

错误类型

  1. 主诊断与主手术不匹配问题
  2. 主手术选择错误
  3. 手术操作缺少
  4. 主手术编码过于笼统
  5. 手术操作合并编码分离
  6. 疾病诊断缺少
  7. 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及合并编码问题

运营分析

运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找到超支占比最高的科室和病组,让院领导、科主任清楚全院和科室结算情况。重点关注超支结余的病组和科室,全院科室、病组超支情况、区分手术组、操作组、内科组超支情况,具体维度如下:

(1)科室总体超支结余情况:科室收入结构、出院例数、医保结算情况

病组诊疗规范调整

(1)推行并规范临床路径:根据国际国内疾病治疗指南或者行业规范对各病种进行规范化诊疗,适当提高医疗效率,合理控制费用水平。

(2)病组治疗流程优化:减少病人术前床日,提高诊疗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3)打造病组核心竞争力:定位优势病组、竞争性病组、战略性病组和特色病组。

通过二维四象限管理方法,从CMI值和次均结余两个维度(原点为医院平均CMI值,气泡大小反映各临床科室的病例数)。通过矩阵图展示各科室在DRG支付情况下所处的位置,从而为医院管理者进行亚专科发展资源配置提供相对科学的依据。

二维四象限管理法

  1. 处于第一象限(CMI值高且结余较高)的科室,应重点发展该临床科室,还可定位出该科室重点覆盖的病组,以此作为院内的标杆值,为其他科室设定改进目标。

  2. 处于第二象限(CMI值较低但是有收支结余)的科室,可根据全院总体规划考虑这些临床专科的规模,如果为了提高总体CMI值,根据国家高质量发展新趋势要求,将部分病组/病种转至日间病房或门诊进行诊疗。

  3. 处于第三象限(CMI值低,且亏损),对于该部分科室,专科能力较弱且亏损,建议适度缩减科室规模,将CMI值低的病组引导至基层就诊,达到分级诊疗的效果,确保逐步提高专科能力和水平。

  4. 处于第四象限(CMI值高、亏损多),要重点控费并调整费用结构,梳理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过程并提高医疗效率。此外可根据临床专科发展要求,将相关病组与医保局进行协商谈判,确保医院学科发展建设。

重点监测特病单议以及医院开展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并积极就该类病案特病单议,积累数据,为来年争取正向的政策支持。

分析科室W>=2的病组/种,将此类病组/种作为各学科提升疑难危重能力的攻克与提升方向,控制权重低的病种/组的占比,提升科室CMI;对于基础病组建议遵从分级诊疗原则转至下级医院,或者不断提高基础病组医疗效率。

主要是指医保局为了评价DRG/DIP付费工作在不同医疗机构下的落实力度,并会与年终清算挂钩,一般会采用以下评价指标:

  • 服务能力
  • 行为规范
  • 质量管理
  • 资源使用效率
  • 费用控制
  • 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

关注诊疗行为的合理、合规、合法

关注医保药品耗材的合理、合规、合法

关注医保编码的准确性

做好飞行检查

根据本地物价目录、医保目录、监管规则,在事前医生下医嘱、护士执行医嘱时就对不合理处方智能提醒;申明情况统计分析,并针对违规病例联合其他科室核实,提前应对飞行检查工作。

今年,为指导一线工作医务人员知晓自查自纠问题清单详细内容,开展对照自查,国家医保局制定发布了《定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典型问题清单》(2024版)。此外,也有地区在飞检之前发布了当地的负面清单,指导当地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在医保飞行检查之后,也会对查出的问题汇总形成问题清单。负面清单会围绕各类违规问题的违规情形、认定依据、项目编码、违规案例等列出详细说明。然而各类违规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动辄上百项的问题清单也难以依靠人工一一排查,借助智能医保审核系统,实现事中审核可从源头避免医保违规行为产生。一些医院通过将“医保负面清单”和“智能医保审核”相结合,将滞后的事后监管、问题查处逐渐向事前监管、事中干预、问题预防延伸,深入排查基金使用的问题盲区,规范医保基金使用行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