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大都没有实权,为什么泰国例外?
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大都没有实权,为什么泰国例外?
泰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与英国、日本等国家不同,泰国国王实际上拥有实权。这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众所周知,泰国目前的政体制度是君主立宪制。按理来说,泰国国王应该和日本天皇、英国女王一样,是没有实权的。他们只是国家的象征,名义上的元首。而国家的实际权力,则是应该由国会把持。
从表面上看,如今的泰国已经走向了所谓的民主政治,执政党和国会议员都是由民众选举产生;而负责国家内政外交的政府,也是由议会背书的总理把持。然而事实上,泰国国王目前仍然是泰国的最高掌权者。
首先从宪法角度而言,泰国国王对于国会的决策具有一票否决权。“只要国王认为发生的事情不利于人民而且不公正的时候,国王拥有否决权。”
其次从泰国的政治形势来看,泰国国王一方面是泰国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泰国宪法,对国会政府行使监督和任免的权力。
这等于目前泰国军方和民选政府这两大势力,都要看泰国国王的脸色。而泰国国王则可以利用这一中间人的特殊地位,双管齐下,左右逢源。
如果民选政府不听话,法律角度行不通的时候,那就依靠军方强力改变民意,甚至于发动政变,让执政者下台。英拉和他信这对兄妹其实就是这样凉凉的。当然,如果军方过于膨胀,那么泰国国王也会依靠自己的声望,裹挟民意来施加压力。
比如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统治泰国的军政府,搞了快二十年,结果还是被国王给弄下台了。
所以,泰国虽然是君主立宪制,但相比于英国女王、日本天皇这些毫无实权的签字人,泰国国王是有着实权的。虽然名义上没有执政,但却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干涉政治。其实就是从占据统治,换成了间接统治,从台前退居幕后,但泰国依然在他的掌控之下。
换句话说,泰国的君主立宪制,并不彻底,虽然立宪了,但君主权力依旧至高无上。那么为何泰国的君主立宪制会跑偏呢?
这其实是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上世纪三十年代,被称为泰国袁世凯的銮披汶·颂堪元帅,夺取了泰国军政大权,改组泰国政体,建立起了初步的君主立宪制。原本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发展,泰国会像英国和后来的日本那样,把国王权力架空,只留其名。但没多久泰国就碰上了二战,而颂堪又坚定的站在了日本这边。
结果在1944年,颂堪被自由泰人组织抓进了监狱,泰国的整体改造工程也就停下了脚步。
紧接着在1946年,泰国王室的大救星,新任泰王拉玛九世普密蓬上台了。这个人的政治手段能力颇强,而且十分的有野心。在颂堪入狱期间,拉玛九世趁机完成了对泰国军方的渗透,培植起了一批忠于泰国王室的军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