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做,保证孩子语文没问题!0-8岁语文启蒙必读
跟着做,保证孩子语文没问题!0-8岁语文启蒙必读
孩子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0岁开始就需要进行启蒙教育。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学习重点和方法。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0-8岁儿童语文启蒙的关键要点,帮助孩子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打好基础。
3岁以前:亲子阅读主打,儿歌助阵
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好呢?越早越好,胎教也行。这阶段的重点是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方法很简单:让孩子多参与。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和书本多亲近,摸摸、撕撕、咬咬都没关系。书设计得有趣,家长坚持下去,孩子肯定会喜欢上书。
固定阅读时间和场所也很重要。比如,每天晚上睡前读几页书,或者在家里弄个阅读角,放个矮书架,让孩子随手拿书。
不要强迫孩子安静坐着听,这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让他们站起来、走来走去,只要耳朵在听就行。如果强迫他们坐下,他们会觉得阅读是一种束缚,可能会反感。
还可以把阅读和孩子喜欢的其他活动结合起来。比如,读完书后做点手工,或者画画,这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三岁以下的孩子要不要背古诗词?可以,但别强求。背诵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三岁以下的孩子理解抽象概念有点难,所以不必过早接触古诗词。当然,有些神童一岁多就能背《卖炭翁》,但这只是机械记忆,没有意义。找一些跟生活相关的诗词启蒙,比如《咏鹅》,这种内容才是有效输入。三岁以下的孩子不需要刻意识字,多看看经典绘本里的图画更有意义。
3-4岁:亲子阅读继续走起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选书,题材要尽量广泛,同时增加互动,引导孩子在阅读中识字。自主阅读可以引导,只要有合适的材料,自主阅读中的大脑主动思考过程效率非常高。
关键是选书。材料难度不能太高,主题要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最合适的是中文分级阅读材料。自主阅读还能大幅度增加识字量。
经典背诵也可以抓起来。古诗可以选一些跟生活场景相关的。比如春天学“春眠不觉晓”,夏天背“江南可采莲”,吃饭时讲“谁知盘中餐”。让孩子把古诗和生活联系起来,理解和记忆会更深刻。
蒙学经典如三字经和千字文也可以背,但关键是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每天讲几句、背几句就够了。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也可以讲,家长用心,生活中处处都是知识点。声律启蒙也非常好,孩子天然喜欢韵律感,不用记太多,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及时复习。
5-6岁:幼小衔接
记得有位校长曾说:零教学不等于零准备。意思是,一年级语文教学节奏很快,1-2节课讲一篇课文,过程中还要教拼音、写字等。如果孩子零准备,适应起来会很困难。
另外,一年级老师期待孩子有800-1000字的识字量。上课节奏快,老师会略过基础知识。如果孩子零识字,刚开始会很吃力,加上生活节奏骤然加快,可能会抵触上学。
幼小衔接,语文方面要解决三个问题:
- 拼音:短期需求,1-2个月可解决。家长可以自己教,现在教材、练习和APP很多。
- 写字:跟手部小肌肉发育有关。大部分孩子5岁以后才能灵活写字。教会握笔,每天练1-2个字,不用写太多遍,看孩子接受度。有的女孩成熟早,写得好看,可以上书法班。有的男孩坐不住写不好,每天写1-2个字就行,别搞得太痛苦。
- 识字:如果从3-4岁开始识字,幼小衔接没问题。但如果现在才开始,时间紧迫。不能只刷量,要理解和运用,识字效率才高。找可靠的教材,让孩子在阅读中识字,一边理解一边运用,记得才牢,学得才深。比如这几年流行的中文分级读物,有研究实践,家长可以试试。
7-8岁:小学1-2年级
小学1-2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偏重拼音、识字、朗读和学习习惯。三年级以后才涉及写作问题。写作难,但归根到底是输入和输出,有足够输入才有输出。所以,小学1-2年级大量阅读输入是王道。这阶段阅读到了桥梁书阶段,后期会转到纯文字书。如果孩子还依赖亲子阅读,没有自主部分,说明前面的功课没做好。
所以,除了亲子阅读,还要有自主阅读。亲子阅读解决量和内容问题,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阅读是自己的事,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收获不一样。主动阅读带来主动思考。这个阶段孩子思维发展成熟,可以大量背诵古诗和名篇名句,作为作文输出的材料。
古诗背诵贯穿语文学习始终,不同阶段篇章和内容要有选择。除了大量阅读输入,还要注重阅读知识和策略的学习。用表格、图表和思维导图,这也是写作提纲的雏形。
还要注重输出。口头输出可以复述、表达观点和看法;书面输出要循序渐进,先写句子,再慢慢增加长度和数量,从句子到段落,再到篇章。
小学低年级是写字习惯养成期。幼小衔接时写字规律练习,不必强求美观。到了小低要纠正笔顺和笔画,注意准确度。如果想让孩子练好字,可以报书法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