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离海那么远 “戈壁渔民”如何做到“海鲜”大丰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离海那么远 “戈壁渔民”如何做到“海鲜”大丰收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4A00LT200

在西北内陆的新疆,通过科技创新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成功养殖出人们印象中沿海、沿湖地带才有的“海鲜”。从天山冰雪融水养殖的三文鱼,到盐碱地里的南美白对虾,再到沙漠中的螃蟹养殖,新疆各地因地制宜,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也促进了“戈壁渔民”的增收致富。

位于新疆尼勒克县的三文鱼养殖基地,利用天山冰雪融水进行养殖。天山的冰雪融水纯净、冷凉、富氧,为三文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些直径51米、深度25米的抗风浪网箱,就是三文鱼的家,宽敞、环保还很智能。可以收集废弃物、自动化投喂,还具有半封闭循环水系统,为三文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捕捞环节对于三文鱼的保鲜至关重要。巨大的管道里,一条条三文鱼正在从网箱里被吸鱼泵吸上来,这是为了保证鱼体不受损伤,最大程度地保证鱼的品质。接下来这些鱼将会被运送到冷却装置中,让这些鱼的体温迅速降低到5摄氏度以下。之后它们将会被放在充满冰块的容器中,保证它们的新鲜,所有步骤在捕捞平台上就可以完成。这些捕捞上来的三文鱼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往加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加工成市场需要的多种三文鱼产品。

在北疆尼勒克,充分利用冰雪融水形成的冷水资源养殖三文鱼,在南疆的阿克苏则利用当地盐碱水开展了特色养殖。新疆阿克苏市的一个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采用了“海虾淡养”的方式,这样的特色养殖模式也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盐碱地的环境特点。虾苗引进后,先在淡化池中进行养殖。之后再通过每天定时定量加入淡水,逐渐把池中水的盐度降下来,让虾苗适应本地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虾苗就可以放进大塘里养殖。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和田县,曾经被视为不毛之地的盐碱地,如今也成为水产养殖的“聚宝盆”。通过一系列科学养殖技术,将地表水盐度稀释至适宜螃蟹生长的范围。今年,新疆和田县在千亩盐碱地上投放了30万只螃蟹苗,开始在沙漠中养殖螃蟹,带动了周边的农户共同发展。和田县托勒干吉村村民玉苏甫·买买提依明表示:“我家离这里有600米路程,很近,我每天上班8个小时,每个月3600块钱工资。”

近年来,新疆优化资源,因地制宜,渔业得到快速发展。阿勒泰的螃蟹、尼勒克的三文鱼、阿克苏的南美白对虾、麦盖提的澳龙、且末的海洋鱼、和田的综合水产养殖等等,通过水资源综合利用,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也促进了“戈壁渔民”的增收致富。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