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短视频浪潮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新路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短视频浪潮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新路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7517400647_1c0126e47059066stw.html?cre=tianyi&from=news&loc=4&mod=wedu&pos=45&r=0&rfunc=88&tj=cxvertical_wap_wedu&tr=12&vt=4

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兴传播媒介,凭借短小精悍、节奏明快、传播高效等特点成为备受大学生群体青睐的社交互动手段。同时,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和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为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和网络文化育人渠道提供了新的可能。如何以短视频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从而推动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因势而变、因势而新,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凝心聚力,抓好顶层规划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要主动提高站位,利用短视频App开展网络文化育人工作,以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等为目标,拓宽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承担起、落实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构建以党委为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参与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全面规划、系统部署、组织实施、评估审核等各项工作。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和监督评估机制。将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责任制,纳入学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整体规划,遵循短视频平台发展规律、学生主体规律、文化育人规律,将完善门户网站、主题网站、学术网站、互动社区、“两微一端一抖”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工作范畴,主动抢占网络育人高地。

加强人才保障,储备一批业务精湛、立场坚定的网络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级多层、相互协调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加强经费保障机制,构建网络文化育人专项经费,确保专款专用。

深度融合,坚守育人阵地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是一项常态化工作,需要多主体、多部门深度协调、高效联动,牢牢把握网络育人高地,掌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动权和先导权。

推动短视频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短视频平台带来的分众式、去中心化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单向式、灌输式教育模式,给予了学生群体更多的表达机会。因此,高校要积极推动网络短视频平台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依托短视频平台的点赞、转发、弹幕互动、直播教学等功能,将思政课堂搞活,构建双向沟通、平等交流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转变网络思政教育话语风格和叙事手段,将传统学科式、学术式、说教式的话语表达转变为大众化、生活化、故事化的话语表达,适当融入一些短视频平台中的新名词、新表达、新内容,将传统的宏大叙事转变为微缩叙事,以学生群体广泛认同、普遍接受的表达方式、叙事手段,不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创新手段,打造宣传矩阵

高校要主动创新形式和手段,提升短视频平台赋能实效,打造多元文化育人矩阵,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加强议题设置能力和网络文化作品宣推能力。其一,加强高校官方网站建设,优化校园官网的版面设计,参考短视频平台的版面设计和板块内容,打造包含知识类、服务类、学术类、实践类等多个板块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精神、时代精神、治学理念、校风学风等内容及时推送给学生,将校园官网打造成为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主要平台。其二,打造全媒体融合的网络育人新平台。在短视频平台开通官方账号,进行内容推送。一方面,分享与学生思想观念、精神理念、道德品质、行为实践等相关的正向内容,激发学生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短视频平台设立专门的党建学习账号、共青团短视频账号等,及时推送先进理论和学习成果,营造浓郁的网络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内容生产部门,挖掘时事热点话题、时政新闻、会议内容、文件精神,自行生产、设计与思政教育、文化育人相关的内容进行推送,打造紧跟时事、热点追踪的内容专栏。如以短视频、短文、微剧、动漫等形式推送思政教育相关内容,还可推送相关的知识竞赛、校园文化活动、科研进展、党建团建活动等内容,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态。其三,开发共创渠道,吸引有创作才能的相关主体、机构、组织共同参与内容制作,打造人人共建、共享的创作环境。其四,打造网络共享、传播平台,链接慕课、中国大学生在线、在线图书馆及各学术资源平台,打造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加强监督,把好宣传舆论关

网络空间的复杂性、虚拟性等特点加大了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实施难度,对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高校要意识到网络短视频平台是一把双刃剑,既要依托短视频平台开展好文化育人工作,也要保持育人工作的相对独立性,规避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

成立专门的舆情监管小组,挑选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思政教学人员、舆情评论员打造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舆情监管团队,负责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全天候监测,以便精准掌握舆情动态,及时处理舆情信息。完善信息监测预警机制,依托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打造专门的智能预警监测系统,对高校网络账号发布的相关内容进行监测、拦截、引导,树立高校在短视频平台的话语权威和文化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网络平台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干部、社团成员、“青马成员”等学生的榜样示范和带头作用,帮助教师共同治理网络环境和实施网络育人工作,以激励和引导更多学生以榜样为先,自觉提升自身网络参与素养,以自律代替他律,使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得以高效推进。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文化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