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高原生态的守护者
雪豹:高原生态的守护者
雪豹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山区,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它们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能够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然而,由于非法捕猎等多种人为因素,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现已成为濒危物种。
雪豹的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雪豹
- 拉丁学名:Panthera uncia
- 别称:草豹,艾叶豹,荷叶豹,打马热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哺乳纲
- 亚纲:真兽亚纲
- 目:食肉目
- 亚目:裂脚亚目
- 科:猫科
- 亚科:豹亚科
- 属:豹属
- 种:雪豹
生长与分布
雪豹是中亚和南亚山地的特产,分布面积广达123万平方公里,跨越中亚的12个国家。在中国,雪豹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高山地区,如喜马拉雅山、可可西里山、冈底斯山、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唐古拉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乌拉尔山等地。
形态及特征
雪豹体长110130厘米,尾长90100厘米,体重一般在50~80公斤之间。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背部及体侧黑环中有几个小黑点,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无黑点。在背部由肩部开始,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后部的黑环边宽而大,至尾端最为明显,尾尖黑色。
生活习性
雪豹具有夜行性,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其行动敏捷机警,善于跳跃,3~4米的高崖可纵身而下。雪豹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高原动物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旱獭、鼠类等小动物以及雪鸡、马鸡、虹雉等鸟类,在食物缺乏时也盗食家畜、家禽。其进食时一般先食腹部、内脏,然后再吃肌肉,最后食头。食时用前爪抓肉,类似小猫,并以臼齿撕裂咬食。
繁殖方式
雪豹的配偶期多在冬末13月。雌兽的发情期每次都将持续57天,它们每次交配约十余次,每次时间都较短。妊娠期98103天,一般在4月中旬或6月初产仔,每胎35仔。幼兽2个月时体重可达4千克,体长800毫米,可以跟随母豹外出活动。3、4个月后可参与捕食,约在1822个月后离开母亲,独立生活。雪豹约23岁时性成熟。雪豹在野外的寿命一般8~13年。
价值及其他
雪豹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亦被人们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然而,由于非法捕猎等多种人为因素,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现已成为濒危物种。在中国,雪豹的数量甚至少于大熊猫。
物种保护
人为活动及经济开发致使其生境缩小,栖息地呈零星斑块状。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作为雪豹食物资源的有蹄类数量显著下降。非法偷猎直接影响并危及雪豹种群的发展。动物园从野外的活捕,对种群下降也不可忽视。非法贸易业曾经是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雪豹已被列入CITES附录I物种,禁止其进入国际贸易。中国政府也将雪豹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在有雪豹分布的地区建立或筹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