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有哪些国际经验?专家剖析日本“脱碳化”路径
能源转型有哪些国际经验?专家剖析日本“脱碳化”路径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各国都在探寻有效的能源转型策略。日本作为资源匮乏的国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较低成本的能源转型,其经验对中国及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各国都在探寻有效的能源转型策略。日本作为资源匮乏的国家,长期面临能源供应的巨大挑战。尽管日本的能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但通过能源多元化和技术创新的战略,克服了能源短缺问题。
日本在能源转型中取得显著成果,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较低成本能源转型。日本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战略,明确提出了到2050年碳排放减少80%的目标。为此,日本制定了面向2030年和2050年的技术创新战略,包括五大创新方向。除此之外,日本还通过加强工业和建筑节能、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等措施推动能源转型。尽管如此,日本仍面临能源供给、技术水平和碳排放等方面的一些挑战。
全球碳中和研究院(澳门)院长、国际清洁能源论坛秘书长周杰多年研究日本能源政策与全球能源转型。他表示,选择聚焦日本的能源转型,缘于日本作为资源匮乏的国家,长期面临能源供应的巨大挑战。尽管日本的能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但通过能源多元化和技术创新的战略,克服了能源短缺问题。
“这一经验为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借鉴,也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并为中国探索符合国情的能源转型道路提供了实证支持。”
他介绍,日本长期低排放战略明确提出到2050年碳排放减少80%,并在本世纪的后半期尽早实现“脱碳化”目标。巴黎协定之后,日本明显加快了“脱碳化”技术创新的步伐。
周杰介绍,日本在实现“脱碳化”目标的集大成技术路线图方面圈定了以非化石能源技术创新为核心构建零碳电力供给体系、以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为基础构建智慧能源体系、以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为基础构建智慧能源体系、以碳捕捉、利用和存储(CCUS)技术创新为支柱构建碳循环再利用体系、以农林水产业零碳技术为着力点构建自然生态平衡体系等五大创新方向。
目前,日本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以本国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为主。
为完成上述目标,2016年日本就出台了《能源革新战略》《能源环境技术创新战略》以及《全球变暖对策计划》,制定了面向2030年和2050年的技术创新战略。2017年提出了《氢能基本战略》,确立了氢能发展的国家战略;2018年发布第5个《能源基本计划》,提出能源转型和脱碳化战略的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2019年又出台了《综合技术创新战略2019》《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开发战略》《碳循环利用技术路线图》《节能技术战略2019》等专项技术战略。
“这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战略清晰地勾画出日本‘脱碳化’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具体而言,日本的能源转型战略包括三大支柱:一是深度节能与提升能效;二是扩大零碳电源占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重启增加核电占比;三是推动火电脱碳化,重点开发和利用氢能、氨能以及碳中和燃料。此外,日本还通过加强工业和建筑节能、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促进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推动能源转型。
科技创新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正加速发展诸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以及先进的电池存储技术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关乎能源效率的提升,更关系到全球碳排放的大幅减少。
“这些技术的融合与发展预示着全球能源系统向更加可持续与低碳方向的根本性转变。”日本通过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以及对研发的大量投资,使得其在太阳能、锂离子电池和氢能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日本的垃圾发电设施。
氢能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扮演着“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灵活智慧的能源载体、绿色低碳的工业原料”三重角色。目前,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将氢能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氢能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正逐步显现。然而,我国氢能产业政策依然不完善,氢能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实现我国氢能健康、平稳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日本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深耕氢能产业多年,并且已具备相对完善的政策及产业基础。
他介绍,2019年,为实现《氢能源基本战略》和《第5次能源基本计划》所提出的国家氢能发展战略目标,日本修订了《氢能与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出台了《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开发战略》。技术开发战略重点锁定在燃料电池、氢制备与储运及其氢燃料发电相关产业链以及水电解制氢三大领域。
日本工业和民生的供热需求占最终能源需求的60%左右,而且高温需求行业普遍采用化石燃料燃烧,难以实现电能替代。为此,日本提出,一方面要促进氢能、合成甲烷、合成燃料替代;另一方面要扩大天然气消费,推动天然气自身的低碳化。日本提出,到2030年,计划在天然气管道加注1%的合成甲烷,此举可减少5%碳排放。到2050年加注90%,可全面实现燃气碳中和,届时合成甲烷生产规模将达到2500吨/年,价格与现有天然气相同。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第四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五大碳排放国,日本仍面临能源供给、技术水平和碳排放等方面的一些挑战,其能源转型之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