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发迹之路:从兽医到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张作霖的发迹之路:从兽医到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张作霖,作为民国时期北洋军阀奉系的首领,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北洋军阀其他派系首领不同,他并非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而是从草莽中崛起,凭借个人智慧和对时代机遇的把握,最终成为一方霸主。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他的父亲张有财是一位经营小商铺的商贩,但因赌博恶习导致家境逐渐衰败。张作霖14岁时父亲去世,他在私塾仅读了几个月书就辍学,开始在社会上闯荡。后来,他学了一门兽医的手艺谋生,但手艺平平,难以大富大贵。
甲午战争爆发后,张作霖看到了机会,加入了毅军。毅军是清朝将领宋庆率领的军队,张作霖在军营中表现出色,很快升为哨长(相当于排长)。虽然这段从军经历没有让他直接走上军旅生涯,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军事经验。
甲午战后,张作霖解甲还乡,继续从事兽医工作。后来,他娶了黑山南赵家庙地主赵占元的次女为妻,1901年育有一子张学良。
当时的辽河流域战乱频繁,散兵游勇、失业流民、破产农民等纷纷落草为寇。地方绅商为了自保,组织起乡团,张作霖凭借其从军经历和聪明才智,在岳父的协助下组建了“保险队”。不久,汤玉麟、张作相、张景惠等人相继率众归顺,他的势力逐渐壮大。
1902年,张作霖率部数百人,通过地方绅商推荐,被盛京将军增祺批准收编,任命为巡防马步游击队管带(营长),从此成为正规军的一员。
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张作霖利用战争扩展势力。他先暗中协助俄国,后又见风转舵为日本效力。战后,东北当局整编地方军队,张作霖经营有术,官运亨通,所部兵马从一个营扩充为五个营。
日俄战争后,张作霖奉命剿匪,相继消灭田玉本、杜立三等人,辽西土匪基本被他扫荡干净。1907年,他被提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1908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调其部追剿蒙古叛匪,经过几年艰苦战斗,终于将叛匪扫平。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张作霖紧紧抓住这第五个机遇,密令所部从洮南日夜兼程,直奔奉天(今沈阳),保卫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在张作霖的武力协助下,赵尔巽强制新旧军将领通过“保境安民”的方针,策动咨议局成立“奉天国民保安会”,“公举”赵为会长、张作霖兼任军政部副部长,以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不久之后,赵尔巽又指使张作霖剥夺蓝天蔚的军权,逼迫其离奉南下,又设计诱杀张溶,将其家产洗劫一空。接着,全城展开大搜捕,许多革命志士遇难。张作霖因绞杀革命得力,被任命为巡防营务处总办。
1912年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张作霖摇身一变,从“勤王保皇”派,成了北洋派袁世凯手下干将。同年九月,他被任命为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成为奉天(今辽宁省)最重要的实力派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