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基本知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基本知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支持技术,通过在主动脉内放置一个可充气的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和收缩期分别充气和放气,从而改善心脏的血液动力学状态。这项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但其具体原理、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却常常让医护人员感到困惑。本文将详细介绍IABP的工作原理、适应证、禁忌症以及操作要点,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技术。
IABP原理
主动脉内气囊通过与心动周期同步的充、放气来辅助循环。在心脏收缩末期,主动脉瓣关闭后立即充气,大部分血流逆行向上升高舒张压,增加大脑及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小部分血流被挤向下肢和肾脏,轻度增加外周灌注;在心脏舒张末期主动脉瓣开放前瞬间快速排气,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室壁张力,减少心脏做功负荷及心肌氧消耗,增加心输出量。
IABP的适应证
-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泵衰竭,如急性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围手术期发生的心肌梗死、体外循环后低心排综合征、心脏挫伤、病毒性心肌炎、中毒性休克
- 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返流、乳头肌断裂、大室壁瘤
- 内科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 缺血而致的室性心动过速
IABP的禁忌症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主动脉瓣返流
- 出血或不可逆性的脑损害
- 心脏病
-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
IABP操作细节
选择大小合适的导管;确定位置,气囊主要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1-50px和肾动脉开口之间的降主动脉内。可通过胸部X光片观察导管尖端是否位于第2-3肋间。
IAPB后并发症的管理
- 下肢缺血:导管堵塞、抗凝不当、停搏过长
- 感染:伤口出血未及时处理、无菌操作不当
- 球囊破损:动脉硬化过重刺破球囊、置管粗暴
- 主动脉夹层、穿孔:操作粗暴
- 血小板减少:肝素诱导、反搏诱导
IABP后,要对患者加强监护。比如要监测心律和心率,尽早发现并掌握反搏的指标,预防栓塞,防止导管打折,加强抗凝,避免停搏。
球囊位置
球囊位置:左锁骨下动脉以下2-3cm(第二肋间)。过高:影响左锁骨下动脉血流,左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尖端损伤主动脉内膜造成主动脉夹层。过低:影响肾动脉血流,肾动脉衰竭。
球囊尺寸
产品名 | Linear 25 | Linear 34 | Linear 40 | MEGA 50 |
---|---|---|---|---|
尺寸 | 7.5 | 7.5 | 7.5 | 8.0 |
球囊规格cc | 25 | 34 | 40 | 50 |
球囊直径mm | 15.0 | 15.0 | 15.0 | 17.4 |
球囊长度mm | 165 | 221 | 258 | 258 |
球囊工作原理
经股动脉穿刺,在病人的降主动脉处放置一条球囊反搏导管。心脏舒张前一瞬间(主动脉关闭时),球囊充气,增加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增加心肌供氧。 心脏收缩前一瞬间(主动脉开放时),球囊放气,降低主动脉内舒张末压,减少左心室做功,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
IABP可以使主动脉舒张压较辅助之前提高30%-70%。球囊在心脏收缩期迅速放气,主动脉压(心室舒张期末主动脉压)随之降低5%~30%,左心室后负荷降低,同时心排血量增加,最高增加30%左右。心排血量的增加是IABP球囊的泵吸作用所致,左心室的舒张末压和容积也因此降低10%-15%。应用IABP时主动脉收缩压的峰值会降低5%-15%。
适应证
- 各种原因引起的泵衰竭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 围手术期发生的心肌梗死
- 体外循环后低心排综合征
- 心脏挫伤
- 中毒性休克
- 病毒性心肌炎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复杂的机械并发症
- 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
- 缺血导致的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禁忌症
- 中度以上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主动脉夹层、降主动脉或髂动脉严重狭窄或钙化
- 出血或不可逆性的脑损害
- 心脏病或其他疾病的终末期
- 严重的凝血机制障碍
- 外周血管病变者
- 过度肥胖及腹股沟有瘢疤病人必须带鞘插入,有经皮插入禁忌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