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补觉好不好,关键在于度
周末补觉好不好,关键在于度
当今,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新常态,中国睡眠研究会近日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近半数也就是47%的人在零点后入睡,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平均睡眠时长仅有6.75小时,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不过,上班族群体在非工作日的夜间睡眠往往更充足,比工作日平均多睡33分钟,入睡、觉醒时间也会比工作日晚一点,周末等假日补觉自然成了上班族群体的常态。那么,周末补觉是否有效呢?
周末补觉2小时,心血管病风险降63%
去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在《睡眠健康》(Sleep Health)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提示,对于工作日睡眠不足的人来说,周末补觉是个保护心血管的好习惯。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队列中3400名成年参与者,其中333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员收集了参与者工作日和周末睡眠时长数据,研究分析了周末补觉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那些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睡眠都一样的人相比,在周末补觉超过2小时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63%。具体来说,周末补觉与较低的心绞痛、中风和冠心病发病率相关。
对于工作日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来说,周末补觉超过2小时,能使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70%。
另外,2018年一项发表在《睡眠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每周7天睡眠都不足5小时,其全因死亡风险要高于那些每天能睡足67小时的人;但如果他们利用周末好好补觉,那么全因死亡风险就能降到和那些每天能睡足67小时的人的同样水平。
具体来说,65岁以下的人,如果每周7天、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那么死亡风险就要比每天睡足6~7小时的人高65%。如果只是工作日睡眠不足5小时,而周末能保障睡眠8小时以上,那么就能抵消这种风险。
补觉过久,很难改善代谢情况
周末补觉的时间有讲究,时间不合适也不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研究同时发现,对于工作日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的人,周末补觉超过2小时反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另外,2019年2月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补觉并不一定能逆转睡眠不足对身体的不良影响。研究人员利用2周时间测试了3种不同的睡眠策略对健康的影响:其中一组参与者被允许每晚最多睡9个小时,第二组每晚睡眠时间限制在5小时以内,第三组人每周每晚睡5个小时,但周六和周日可以睡懒觉。
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足也就是每晚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新陈代谢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13%,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平均增重了3磅(约1.36千克),而周末补觉并没有带来任何改善。另外,当他们进入工作日5小时的睡眠计划中时,他们的睡眠质量又恶化了。所以这一研究表明,与其在周末补觉,不如坚持每晚早睡一些,保障至少7小时的睡眠。
补觉过久、打破作息规律,影响心理健康
也有专家和研究认为,打破作息规律恶补睡眠不一定能消除疲劳。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郭公社表示,适当增加睡眠是解除疲劳的方法之一,但增加睡眠也不应打破作息规律。如果是一睡睡到中午,晚上可能又睡不着了,这样反而不利于解除疲劳。打破作息规律会改变原有的生物钟,到开始工作时还要再调节,还可能会影响到心理。
具体来说,睡觉时间过长的人,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是因为睡懒觉的人睡眠中枢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其他神经中枢由于受到抑制时间太长,恢复活动的功能就会变得相对缓慢。
因此,在周末及节假日期间,首先要尽量维持自己的作息规律,也不应放松过度,骤然放松可能引起心理波动,进而反射到生理表现上。因此到了周末及节假日,最好也别打破作息规律,休息过度,一到上班倒不过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