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应宫:千年古宫,揭秘历史
显应宫:千年古宫,揭秘历史
显应宫,这座位于福建福州长乐区的千年古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它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A级旅游景区,更是福州海洋文化的代表,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显应宫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漳港街道仙岐村,距福州市中心约48公里。它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A级旅游景区。显应宫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它的详细介绍:
历史背景
显应宫最初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已有880多年的历史。明弘治三年(1490年),后殿被改为“凤岐书院”,用于教育当地子弟。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显应宫再次重修,但在光绪年间因风沙被掩埋。1992年6月22日,当地农民在挖基建房时发现了埋没地下10米多深的显应宫遗址,使其重见天日。
建筑结构
显应宫为三进土木石结构,坐北朝南,面临大海。主要建筑包括牌坊、灵光殿、观音阁、将军殿、天后殿、大王殿和地下古宫等。观音阁是显应宫的更高建筑,高20余米,三层重檐,歇山式阁楼,阁顶梁中另有一座小宝塔,宝塔左右为二龙护卫,雕刻和彩绘精美。
文化意义
显应宫不仅是长乐区的重要名胜古迹,也是福州市海洋文化的代表,彰显了福州市深厚的海洋人文底蕴,见证了灿烂辉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宫内供奉有妈祖、巡海大臣、守境大王、医药神祗和临水夫人等神像,神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是福建省发现的数量最多、年代最久远、艺术价值更高的泥彩塑群。
考古价值
显应宫的挖掘出土了50余尊泥塑神像,色彩鲜艳,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这些神像展示了当时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显应宫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宫,不仅见证了福州地区的历史变迁,也弘扬了海洋文化,是研究古代建筑和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千年古宫,揭秘历史
显应宫,又称大王宫、妈祖庙,坐落在福建长乐漳港镇仙岐村。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它曾是长乐县内十五都的名胜古迹,香火鼎盛,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拜。
据《长乐县志》记载,显应宫最初被称为大王宫,因偏殿供奉妈祖神像,又称天妃宫。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香火不衰。在清光绪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显应宫一夜之间被风沙掩埋,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意外发现,重见天日
1992年6月,一场偶然的挖掘,让沉睡百年的显应宫重见天日。考古发掘证实,显应宫是一座四面土墙围护、前后二进的宫庙建筑。前后二进的主座均为四扇三开间、进深五柱、明间抬梁式建筑。这处遗址仅是显应宫的后宫部分,前宫尚埋在邻近十余户农舍之下。
在这次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包括陶瓷器皿、古币、木匾、石碑等。其中,清道光二十一年的重修碑,是显应宫湮没前的最后文字记载。更重要的是,出土的五组50余尊泥彩塑像,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显应宫的宫庙历史氛围。
地下古宫,神秘莫测
显应宫的地下古宫,是这座古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从钟楼阁楼式的通口顺阶而下,便可进入地下古宫观瞻。进入前殿大门,左边为妈祖神龛,右边为巡海大臣神龛。后殿正厅祀当地守境大王神祇,左偏殿为医药神祗,右偏殿为临水夫人。各尊神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地下古宫的出土,让人们对这座千年古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来,这里曾是信徒们祈求平安、保佑航海的地方。那些栩栩如生的神像,见证了显应宫的辉煌历史。
重建显应宫,传承文化
为了保护这一历史瑰宝,漳港镇 *** 牵头,在原址重建显应宫。根据古建筑专家规划设计,重建的显应宫分为地面新宫和地下古宫两个部分。之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5600平方米,保留原遗址旧标高,作为地下宫,原有神像、柱础、神龛等按旧定位保护,以供研究和观赏。
重建的显应宫,不仅恢复了古建筑的原貌,更传承了千年文化。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们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好去处。
蝴蝶宫,美丽传说
显应宫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蝴蝶宫”。据说,当初出土时,从地宫中飞出成千上万的蝴蝶,不约而同地驻足在神像上。因此,当地人也把显应宫称为“蝴蝶宫”。
这个传说,让显应宫更加神秘而美丽。它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显应宫,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可以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而那美丽的传说,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让我们一起走进显应宫,探寻这座历史瑰宝的传奇故事,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