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建设乡“红绿侨”三色融合 绘就发展新画卷
诏安建设乡“红绿侨”三色融合 绘就发展新画卷
诏安县建设乡通过“红绿侨”三色文化融合,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以八仙茶产业为绿色基底,红色文化为精神引领,侨文化为特色名片,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建设乡辖区内的诏安八仙茶茶园
建设乡是诏安八仙茶的主要产区,也是诏安八仙茶“一溪两山”示范点之一的万石溪村所在地。近年来,建设乡持续优化八仙茶产业,按照“产业结构互补性、项目发展持续性、生产效益高效性、产品定位特色性”的思路,创新“八仙茶+”多元化模式,打造富硒八仙茶的“绿色”文化平台。
依托万石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政策支持,建设乡打造了八仙茶文化园项目,全面升级千亩茶园及配套设施,调整茶树品种,并投资2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450平方米的共享茶厂。该茶厂配备加工车间、品茗室等设施,通过设备共享模式为茶农提供代加工服务,有效解决了散户制茶难题。
为推动八仙茶产业化发展,建设乡引进椿山、天窗嶺等茶企,鼓励开发新式茶饮、茶日用品和功能性产品,形成集休闲、品茗、观光、康养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茶叶加工精细化带动了产品附加值提升,也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建设乡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月港“达三祠堂”等红色教育基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乡争取300万元资金支持,实施月港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完成红军路步行漫道设计、“微景观”示范带创建等工程,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建设乡还积极推进红色旅游智慧化、数字化建设,其中“中共云和诏县委旧址--月港事件纪念馆”项目入选2024年福建省数字文旅应用场景示范案例,成为擦亮红色文化品牌的示范。
依托辖区建华社区侨文化资源,建设乡创建月港村2A级景区,统筹红色基因、绿色生态、侨色美食三大优势,打造“红韵建设·绿盈八仙·侨乡美味”精品旅游线路。同时,重点推进建华社区侨史馆建设、印尼风情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升级红色教育研学基地、月港桃林水库和旅游民宿等设施,鼓励华侨传承文化、推广印尼美食,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红绿侨”三色文化融合,成为建设乡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的关键动力。未来,建设乡将继续激活红色活力、壮大绿色产业、播撒侨色种子,推动多元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