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电锯惊魂》:“恐怖大师”温子仁导演的恐怖电影叙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电锯惊魂》:“恐怖大师”温子仁导演的恐怖电影叙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ule.360.com/detail/3625330

温子仁(James Wan)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恐怖电影导演之一,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视听语言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地。从低成本独立制作《电锯惊魂》到执导《速度与激情7》,温子仁用其非凡的才华和创新精神,为恐怖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华人导演的成长历程及其恐怖电影的艺术特色。

前言

恐怖电影在《电影艺术词典》的解释为“专门以离奇怪诞的情节、阴森可怖的场景制作感官刺激,吸引观众好奇心的故事片”。《不列颠百科全书》上解释,恐怖片(Horror)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有些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些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些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一些经典恐怖电影也会借恐怖来讽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反映人性的黑暗与丑恶。恐怖电影的主题多年来随着社会的变化,自身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捕捉时代精神,迎合新的社会恐惧。

温子仁恐怖电影

温子仁(James Wan)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人家庭,七岁时随家人移民到澳大利亚珀斯生活长大。温子仁在接受东南亚环球报时说:“让我着迷于超自然世界的东西不仅仅是电影,而是所有我听说过的幽灵般的故事。我小时候妈妈的故事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温子仁的母亲是一名注册护士,母亲用她在医院目睹的灵异事件不仅开启了温子仁的想象力,也开启了他对电影兴趣的大门。在母亲的陪伴下,温子仁从小就接触了各种类型电影,尤以恐怖片居多。出生在一个亚洲国家,伴随着亚洲鬼故事和迷信故事长大,在某些方面,它确实影响了温子仁制作电影的方式。

温子仁在 11 岁时便知道自己想成为一名电影制作人,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就读传媒专业时,温子仁结识了在此之后对他电影生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有抱负的电影制片人、编剧雷·沃纳尔(Leigh Whannell)。当时的雷·沃纳尔正处在健康危机中,虽然最终没有危及生命,却促使其重新审视生活,珍视生命的主题也应运而生,他们一起想出了一部恐怖电影的主意。

电影剧本完成后,经纪人催促两人直接前往洛杉矶寻找机会,但之后两人考虑到两手空空的他们只凭一份剧本就算去往洛杉矶也是竹篮打水,于是两人凑钱拍摄了剧本中的一个片段,

将其刻成 DVD 光盘,与剧本一起寄去美国。

远在洛杉矶的制片人格雷格·霍夫曼看完短片后惊讶不已。并要求他们将此改编为一部长篇电影。不久双方达成协议,两人从悉尼飞往美国拍摄了这部名为《电锯惊魂》(Saw)的电影,影片由温子仁导演,沃纳尔主演。而作为温子仁处女作的《电锯惊魂》首演在圣丹斯电影节就一举成名,引起轰动。二人仅仅依靠 120 万美元的投资就赚回了 5500 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引起北美电影市场的关注。

温子仁没有继续执导大火的《电锯惊魂》续集,转而在 2007 独自导演拍摄了两部作品《死寂》和《非法制裁》。遗憾的是,这两部电影在口碑上滑铁卢,在票房上也不温不火。正当好莱坞以为他们已经看过温子仁指导的的最后一部电影时,2011 年,温子仁将他的新片《潜伏》带到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午夜疯狂”环节。同年四月份在全球发行了近 1 亿美元。紧接着《招魂》系列的成功,让好莱坞看到了温子仁的无限潜力。

当华裔导演林诣彬在指导完四部《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后,环球影片公司邀请温子仁来指导本系列的第七部。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突发了男主角保罗意外身亡这一噩耗,温子仁克服重重困难让本片在全球创造了 15 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无论是在像《速度与激情 7》这样的大预算动作电影中创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感情线,还是创造出即使是最狂热的恐怖粉丝也高呼过瘾的恐怖类型片,温子仁将他独特的个性变成了令人想要的东西,和他一起工作的吸引力。在某些方面,对于导演来说,这与知道在哪里放置机位或如何编辑镜头以创建独特的东西几乎同等重要。

温子仁的早期职业生涯开始于预算低廉的快速制作,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到他后期的发展,而也正是有这样的经历,才让他明白金钱的意义以及商业电影盈利的重要性。当然,这也并不能阻止温子仁用类似《潜伏》这类的电影来探索他那新奇古怪的口味。

温子仁恐怖电影的视听元素

视觉元素

温子仁在2004年《电锯惊魂1》之后的作品中对于血浆的运用始终保持着克制, 无论是《招魂》系列还是《潜伏》系列,所谓的魔鬼怪物的镜头也并未成为影片的主要部分。以影片《招魂》为例,恶灵现身也只有两三处而已,无论是篇幅抑或占比都不算重。

更多时候,影片终究发力于情绪的建造与传递。温子仁通过富有设计的长镜头、巧妙的构图、变换的光影以及独特的色彩使其恐怖电影有着完美视觉呈现,轻易的就将观众带入到温子仁搭建的恐怖世界。

听觉元素

电影的历史可以被划分为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两个时期,电影在它刚刚诞生的阶段,是无声的默片。直到 1927 年,美国电影《爵士歌王》的出现才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这部电影的诞生也改变了整个电影工业的发展和电影艺术形态。

尽管在有声电影发展的初期,有许多的电影学家反对声音进入电影。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在他的电影理论著作《电影美学》中曾说过:“当有声片技术开始冲击无声片艺术的时候,它将毁坏已经获得高度发展的无声电影文化”,“有声片的出现是任何其他艺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场大灾难。”

卓别林也曾竭力反对对话进入影片,甚至形容这是给大理石雕像着色。然而,现实生活就是一个视觉,听觉并存的世界。人们用眼的去观察的同时也会用耳去聆听感受这个世界。声音的出现,使得电影语言由纯粹的视觉语言变成了另外一种全新的视听语言。作曲家乔治·安塞尔(George Antheil)认为,“在电影故事中的人物从来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但音乐往往知道。”

音乐对于建构画内空间和暗示画外空间具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电影空间具有着定位能力、述能力和修辞能力。在温子仁的影片中,音乐和音效具有着非常强烈的设计感和突出的地位,不但完成了影片的完整性和幵放性,还会成为叙事的一部分,并具有审美性。

温子仁在电影的声音与音乐应用方面的注重和考究的,首先表现在他对开场音效的精心安排上。他的五部长片的开头,在影片出品方标题视频后的黑屏,铺垫的音效就己响起,提供一个全知视角,总领和暗示全片的阴暗恐怖的风格基调。

结论

纵观整个恐怖电影的发展史,无数优秀的艺术家带着他们的作品为电影世界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温子仁凭借自己对于恐怖电影的独特理解和巧妙的构建,也在电影殿堂中享有一席之位。温式恐怖电影中不仅渗透着传统经典恐怖片的一切元素,还添加了东方人最擅长的心理恐怖,尤其是在狭小空间内塑造令观众身临其境的窒息感与绝望感。

华人导演想在好莱坞站稳脚步实属不易,过去的恐怖大师你会想到史蒂芬金、库布里克、库布里克等等。但新一代的很多人会想到温子仁,他在每年都有众多鬼片、恐怖片中杀出一条血路,甚至在老梗中想出新招,温子仁靠著独树一格的风格创造自己的恶灵宇宙,或许就是大家喜欢看他电影的原因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