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铜镜鉴别真伪的几种方法,小白也能掌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铜镜鉴别真伪的几种方法,小白也能掌握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15/17/33555554_1126282490.shtml

铜镜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其收藏价值日益凸显。然而,随着收藏热的兴起,铜镜作伪现象也日益严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铜镜鉴别的几种实用方法,帮助您在收藏过程中避开陷阱,准确辨别真伪。

铜镜做伪是当今古玩的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近年,有的铜镜在做伪时利用尖端的科学技术,所制伪品几可乱真。但伪品毕竟是伪品,做得再好也总会有破绽,同时伪品的层出不穷、花样多变也是在不断地提醒着我们:辩伪识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我们一直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作伪的方法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戒“贪”戒“赌”(即不要抱有贪便宜和赌的心态)根据自身所学仔细甄别还是不难识破的。

鉴别铜镜真伪我们可以遵循一看、二掂、三摸、四听、五嗅的方法。

一 看:

因每个年代都有其大致的纹饰样式即时代特征,首先我们要看铜镜的总体制式纹样和呈现的状态是什么年代?一般真品纹饰舒展自然,而伪品则显得呆板僵硬。其次要看铜锈,一件铜镜在土里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掩埋,锈色变化丰富、层次分明且入骨,伪品锈色难以达到这种程度。第三要看纹饰,伪品纹饰虽为仿古,但所呈现的状态大不相同,要么过于规整不自然,要么无半点神韵。第四要看铸造工艺,古代铜镜铸造工艺与今天有较大差异,早期均是范铸法且在铸面上会留下明显的工艺特征。第五要看铜质,古代铜镜以高锡或高铅青铜铸造,今仿品以红铜、黄铜铸造,在质感、重量上都差异明显。

二 掂:

古代铜镜经过上千数百年的时间,铜质变得疏松,重量较轻,同等大小的铜镜,仿品质量更重,有经验者上手一掂就可大致判断真伪。

三 摸:

铜镜作伪的重要步骤就是作伪锈,很多伪锈都是用胶水调和颜料进行涂抹,牢度不强,往往容易用手抹掉。如遇某些伪锈牢度较强,手不能轻易抹去,可用刀轻轻刮削,则真伪立辩。

但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就是种(移)植锈。仿者从价值不高的老镜中取出一块或数块有铜锈的部分,和以文物胶镶嵌于新镜中,此时经验不足的藏家看到确实是老锈,就容易被迷惑。

四 听:

古镜铜质疏松,声音沉闷短促,新仿质地细密,声音清亮绵长,往往会发出刺耳的尖细叫声。听声音是辨别铜镜真伪的方法之一,但需注意,也有使用老铜再掺之少许其他金属制作的伪镜,也会让声音短促和老铜镜相似,这时就需要综合判断了。

五 嗅:

伪镜离不开化学原料,嗅之则有化学品的味道,真品气息自然。如取伪镜铜锈一小块焚之,会产生一股强烈的刺鼻味道,真锈则无。

还有一种商家将裂修或者局部“美容”的铜镜当全品出售,其实也是一种作伪的可耻行为。所谓“美容”即是在铜镜清理过程中发现镜面或其他地方出现很多小砂眼或麻坑很是影响品相和价值,从而使用一些特殊材料对凹陷坑洼的地方填平再施以假锈或包浆液覆盖之。

凡此种种,都是做伪手段,以次充好或以假乱真,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其性质都是一种欺诈。铜镜做伪的手法如下:

1.以相似铜合金铸作新铜镜,这是最简单的仿制做伪,容易识别。

2.以历代素镜为基础,用高技术设备加工新的工艺,制作高仿的赝品,获取高额利润。

3.以历代素镜为底,加造特殊工艺,如镶嵌玉石、翡翠、错金错银、鎏金鎏银、平脱金银等。

4.在真的素镜镜背用高分子塑料制作新奇的图饰和铭文。

5.把汉唐铜镜局部用精工车床车成手镜,如我们常见的星云镜,在残破的铜镜上喷涂塑膜,以掩盖其缺陷,混充完好的铜镜。

6.在新铸的铜镜上进行酸碱处理,做伪锈膜,制造老的包浆,以新充旧。

7.用塑料掺有色水泥填补破损部分,美化残缺。

8.用低温溶解金属如铅、锡等,修补缺损之铜镜,或修补损坏的图饰,以残充好。

9.用胶漆和腐朽物质制造包浆,充作旧物。

10.在厚重的素镜镜背錾刻、车制新奇图案,如春宫图等。

历代曾有一些文人,以个人所好,由工匠仿作古镜,或在铭文上翻新,或在图饰上仿古,是文人精神生活的一种寄托,其所得是照容铜镜,此类铜镜不仅不能看做是做伪,还应视为特殊的文玩,应更加珍重。

历代镜匠为了降低制作成本,用先代铜镜为模,制出铜镜,尽管铜镜图案不清,质量较差,但与其他照容镜无异,是一种仿前代镜,也不应视其做伪。

对于做伪的铜镜,不少收藏者都有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如果小心识别,对一个有经验的收藏者来说,是可以避免的。因为铜镜在自然界长期留存后,会留下“抹不掉,加不上”的岁月风霜,做伪铜镜绝不会具备这一特性,这就为识别真伪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依据。

当然,不少人在遇到“新鲜的”伪品时,由于求购心切,往往会“走眼”,造成苦恼。但只要心态端正,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所谓心态端正,就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以捡漏和赌的心态,心平气静,客观审视,就可对事物有客观的识别,从而避免上当受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