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共犯与帮信罪有什么区别
诈骗共犯与帮信罪有什么区别
在电信诈骗案件中,诈骗共犯与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两种常见的犯罪类型。它们之间有何区别?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为您详细解析。
案例背景
2023年10月,被告人张某在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情况下,仍提供自己的银行卡帮助转移诈骗资金。案发后,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以诈骗罪的共犯和帮信罪被提起公诉。
诈骗共犯的认定
诈骗共犯,即共同诈骗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诈骗行为。在本案中,张某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诈骗活动,但其提供银行卡帮助转移资金的行为,可以认定为诈骗犯罪的共同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帮信罪的认定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本案中,张某提供银行卡帮助转移诈骗资金的行为,也可以认定为帮信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两罪的区别
犯罪对象不同:诈骗共犯针对的是诈骗犯罪,而帮信罪针对的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犯罪。
犯罪行为不同:诈骗共犯需要有共同实施诈骗的行为,而帮信罪则是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帮助。
处罚标准不同:诈骗共犯的处罚标准与诈骗罪相同,而帮信罪的处罚标准相对较低。
结语
在电信诈骗案件中,区分诈骗共犯与帮信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如果行为人与诈骗分子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并参与了诈骗活动,那么就构成诈骗共犯;如果行为人只是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帮助,那么就构成帮信罪。在司法实践中,这两种罪名往往交织在一起,需要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