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PCB电源设计完全指南:从需求分析到布局优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PCB电源设计完全指南:从需求分析到布局优化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elecfans.com/article/6337389.html

在PCB设计中,电源设计是确保电路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从电源需求分析到具体布局策略,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本文将详细介绍PCB电源设计的核心要点,帮助工程师优化电源系统设计。

1. 电源需求整理——电源树

电源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电源需求分析。这包括分析每种电源的电压范围、电流需求、动态响应以及上电时序。此外,还需要考虑时钟参数如输入电平标准、频率和抖动等。

芯片制造商通常会提供其器件的电源要求,例如Intel对其电源上电时序的描述。但实际设计中,电路板上可能包含多个器件,如网卡、FPGA等,每个都有其特定的供电需求。因此,需要将这些需求进行整合,形成整个单板的供电方案。

关键图表和文档:

  • 电源需求分析表:列出所有器件的电源需求
  • 共性需求合并图:展示不同电压的器件合并后的供电需求
  • 整板电源方案框图:展示整板的电源架构设计
  • 上电时序图:详细说明各个电源模块的上电顺序

2. 电源模块布局策略

电源输入通常较为单一,可能是背板、适配器、PoE或USB等形式的直流输入。电源输出则需要根据上一步整理的电源需求进行设计。在布局时,需要重点考虑主芯片及其配套大功率芯片(如DDR)的电源管脚分布。

布局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减小电源平面之间的耦合
  2. 选择最短路径
  3. 尽量减少换层
  4. 保持关键电源平面的完整性

3. 输入电源布线原则

输入电源布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输入电源引入的干扰不可控
  2. 需要控制DC/DC输入电容的电流环大小
  3. 避免形成感性干扰源

4. Buck电路高频电流环路优化

在Buck电路中,高频电流环路主要存在于输入电容和两个开关管之间。为了减小高频噪声,需要将电容尽可能靠近开关管放置。

随着封装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芯片将输入电容集成到内部,这有助于进一步减小高频环路面积,提高EMC特性。

5. 去耦电容的放置原则

去耦电容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对电源噪声的高频响应,维持稳定的电源电压。因此,去耦电容应该尽可能靠近用电器件的电源管脚。

去耦电容靠近放置的原因包括:

  1. 降低电感效应
  2. 降低电源回路阻抗
  3. 减小电压波动传播
  4. 最小化电源噪声对邻近电路的影响

对于小封装和小容值的去耦电容,更应该靠近电源管脚,因为它们在高频下具有更好的响应特性。

安装电容时,过孔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应尽量减小电流回路的面积,以降低寄生电感。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安装方法:

  • 第一种方法:从焊盘引出很长的线连接到过孔,引入很大寄生电感,应避免
  • 第二种方法:在焊盘两端打过孔,比第一种方法环路面积小
  • 第三种方法:在焊盘侧面打孔,进一步减小环路面积
  • 第四种方法:焊盘两侧面打孔,电容每端通过并联过孔接入电源和地平面,寄生电感最小
  • 最后一种方法:在焊盘上直接打孔,寄生电感最小,但需要PCB塞孔处理

通过以上详细的电源设计策略,工程师可以优化PCB的电源系统,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