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储能电站的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储能电站的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26/21/84472974_1121551091.shtml

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和扶持,储能电站的建设,在各地均稳步推进,储能电站的设备主要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两种,下面分别介绍这两方面内容:

储能电站一次设备

一次设备是储能电站的电路基础设施,包含变压器、主线、照明、防雷等,为二次设备进场安装提供保障。

储能电站电气主接线

(1)储能电站的电气主接线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电压等级、规划容量、线路和变压器连接元件的总数,以及储能单元设备的特性等。设计应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同时要求运行灵活,方便进行操作和检修。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同时,还应追求投资的经济性,为未来的扩建或过渡预留空间。

(2)根据不同系统和电站对主接线可靠性及运行方式的需求,储能电站的高压侧可采用多样化的接线形式。这些形式包括单母线、单母线分段、线路变压器组以及桥形等简单接线方式。当储能电站通过双回路接入系统时,为了确保更高的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建议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的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不仅能够在一条母线出现故障时,通过切换至另一段母线来保证持续供电,还能优化系统运行方式,提高整体性能。

储能电站站用电源和照明

(1)储能电站的站用电源配置是确保电站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这一配置应根据电站的功能定位、重要性以及可靠性要求来具体确定。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多种供电方式,包括站内单回路供电、站内双回路供电,以及站内外各1回路的双回路供电。当选择双回路供电时,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两条回路应互为备用,确保在一条回路出现故障时,另一条回路能够迅速接管,保证电站的正常运行。

(2)酸性电池室内的照明,应采用防爆型照明器,不应在电池室内装设开关熔断器和插座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

储能电站过电压、绝缘、防雷接地

(1)储能电站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设计,应符合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的规定。

(2)储能电站建筑物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

(3)储能电站接地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65的规定。

储能电站电缆选择与敷设标准

(1)储能电站电缆选择与敷设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的规定。

(2)对于液流电池的电池分系统,电缆的进线和出线最佳做法是从上端引出,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电缆的弯曲和压力,从而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和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推荐采用电缆桥架进行电缆的敷设。电缆桥架不仅能够提供稳固的支撑和保护,使电缆整齐有序地排列,还方便日后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3)消防水泵及蓄电池直流电源等重要回路电缆宜采用B类阻燃电缆。

储能电站电气设备选择

储能电站电气设备和导体选择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和《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的规定。对于10kV及以下储能电站还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的规定。

储能电站电气设备布置

储能电站电气设备布置应结合接线方式、设备型式及总体布置综合因素确定。电气设备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的规定。对于10kV及以下储能电站布置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的规定。

储能电站二次设备

二次设备设备主要分为通讯设备、监控设备、电能计量、继电保护、电能质量等。

储能电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化装置

(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化装置配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宜采用成熟可靠的微机保护装置。

(2)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化装置设计应满足电力网络结构、储能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要求,并考虑电力系统和储能电站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储能电站通信

(1)储能电站宜具备与上级管理监控系统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能力。系统通信应满足管理监控、数据通信等业务对通道及通信速率的要求。

(2)储能电站应根据地区通信网现状结合地区电力系统通信规划确定系统通信方式,优先采用光纤通信,当光纤接入存在困难时,可选用公网通信、专网通信、卫星通信等。

(3)通信系统宜具有可扩展性,方便未来新的通讯信息和接口元件的接入。

(4)通信系统的业务承载应符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有关规定。

储能电站监控系统

(1)监控系统应能实现对储能电站可靠、合理、完善的监视、测量、控制,并具备遥测、遥信、遥调、遥控等远动功能。

(2)监控系统可由站控层、间隔层和网络设备等构成,并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系统实现连接。

(3)监控系统站控层和间隔层设备宜分别按远景规模和实际建设规模配置。

(4)监控系统通信网络宜采用以太网。

(5)监控系统应设置时钟同步系统,其同步脉冲输出接口及数字接口应满足系统配置要求。

(6)监控系统应具有与相关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

储能电站电能计量

(1) 储能电站应采用结构模块化、测量组合化、高精度电子型电能量计量表计。

(2)电能计量装置分类及准确度选择应符合电力行业标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的规定。

(3) 电能量计量表计应具备双向有功和四象限无功计量功能、事件记录功能。

(4)电能量计量表计应具备RS485或RS232通讯接口,其通信规约应符合电力行业标准《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DL/T645的规定。

储能电站二次设备布置

二次设备布置应根据储能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及特点确定:

(1)当储能电站按有人值班或少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建设时,可分别设主控制室和继电器室;二次设备宜结合配电装置型式采取集中或分散布置方式。

(2)当储能电站按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建设时,宜同室布置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和继电保护设备;二次设备宜结合配电装置型式采取集中或分散布置方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