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在上海:从文化歧视到身份认同的转变
“苏北人”在上海:从文化歧视到身份认同的转变
“苏北人”在上海文化语境中,始终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过去,在上海的传统滑稽戏里,苏北人往往是被娱乐的对象;而今,这一主题在上海脱口秀和短视频内容中依然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创作者们绕不开的话题。
门腔在《喜剧之王单口季》中。(图源本人微博@门腔伐)
近期,上海脱口秀演员门腔在其参与的《喜剧之王单口季》中,幽默地提及了自己作为苏北人在上海的故事:自小便接受父亲的教诲,试图隐藏自己的苏北身份以免遭受歧视,然而总是事与愿违地露出端倪。他还模仿了女友的苏北口音,认为其自带一种从容不迫的松弛感。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韩起澜对近代上海苏北人群体的历史进行了研究,并在著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中指出:“苏北人不是在苏北的人,而是在上海成为苏北人。”“苏北”,一度意味贫困、混乱、野蛮与肮脏,一切与彼时上海的摩登与先进背道而驰。她强调,“苏北人”并非一个自然形成的族群概念,而是通过在上海的“江南人”主导的社会建构形成的一种相对身份标识,并将其遭遇与爱尔兰人、非裔在国际范围内相提并论。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美] 韩起澜,上海书店出版社2024年版)
“苏北人”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作家张明扬和媒体人许云泽结合生活体验及阅读感悟,探讨了苏北人在上海的身份认同问题。
张明扬引用了南通籍著名民族企业家张謇的话,指出苏北仅包括紧邻淮河以南的地区,如盐城、阜宁和淮安。张謇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因为他觉得“苏北”这个词不好,而是因为在当时的上海名利场上,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他必须将自己从“苏北人”或“江北人”的标签中剥离出来。
网友自制江苏省居民收入地图。(图源小红书@Queue)
许云泽指出,江苏这个地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多层区隔:比如长江以南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与淮河以北的划分;其次是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再者是基于方言、文化生活及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都构成了苏南和苏北之间较为本质的区别和归类。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当地经济数据和城市化程度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基本的南北划分。
“苏北难民”:一种文化歧视
张明扬用“难民”这个词来讨论苏北人,指出在上海的历史背景下,苏北人的形象实际上类似于难民。大量苏北人来到上海并非出于经济或教育目的,而是因为自然灾害如洪水、饥荒等被迫逃难。当这些人作为难民涌入上海时,他们往往一无所有。对于租界当局而言,他们并不区分苏北人还是其他地区的人,只是简单地将这些难民视为脏乱和破坏文明的存在。
上海市虹口区瑞虹路25弄棚户区现状。(图源小红书@你七哥)
书中描述了租界当局如何拆除棚户区的过程,这段描写非常精彩。当时租界当局并没有明确针对苏北人的概念,而是视这些难民为需要驱逐的对象。尽管如此,大多数难民确实是来自苏北地区。书中提到,为了清理棚户区,当局甚至动用了武力,但仍然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苏北人在当时的上海不仅面临物质上的困境,还遭受文化和社会地位上的贬低。由于他们从事的是低端工作,并且缺乏有效的社交网络支持,导致形成了恶性循环。即使是在黑帮这样的领域,也没有苏北人的立足之地。例如,上海“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浙江人、江苏人)把持着主要势力,而没有苏北人的身影。
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旧址,其前身系日商大阪东洋株式会社在上海早期开办的裕丰纱厂。现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图源小红书@米阿)
外资企业反而成了打破这种歧视的一部分力量。日本棉纺织厂因不了解“苏北人”的概念,开始雇佣一些江北人,而华资企业则继续排斥苏北人。外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地域歧视的局面。
1937年前后,上海法租界外的难民。(图源小红书@银矿)
“苏北人”身份的当代转变
张明扬指出,上海对江北和苏北人的歧视减少,除了移民增多外,房价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前上海各区房价差异很大,但现在很多地方的房价已经高度均等化了。
《徐淮海水灾区域图》,民国36年(1947年)8月苏州北部徐海地区大水灾形势图。(图源小红书@徐州老照片)
许云泽认为,高等教育带来的流动也是瓦解“苏北人”标签的重要原因。如今,从小地方到省会城市,或者从外省到大城市(如上海的“乡下人”或北京的“外地人”),人们的迁徙不再受限于籍贯或族群方向。高等教育让所有人脱离原生的籍贯和社会阶层,进入一个重新洗牌的大环境。那些留下来定居的人成为了新北京人、新上海人。
38年前,虹镇老街飞虹路口。(图源小红书@旧楼)
陆家嘴30年景观变化。(图源小红书@《沪杭逸游刊》)
在当今,苏北人这个概念及其附带的历史标签被瓦解的一个原因就是这种经济上的平等化。同时,高等教育让所有人脱离原生的籍贯和社会阶层,进入一个重新洗牌的大环境。那些留下来定居的人成为了新北京人、新上海人。在这个过程中,2000年之后,尤其是2008年之后,很少有人再以老家来界定一个人的身份。更多时候,人们会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甚至学校的层次也成了新的阶层划分标准。这样一来,原本基于籍贯与族群的标签在属性金字塔中的重要性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