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与租赁合同区别
委托合同与租赁合同区别
一、委托合同与租赁合同区别
委托合同与租赁合同存在以下区别:
合同目的方面。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重点在于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处理事务,事务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等多种事务。而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租赁物的使用和收益权能的转移。
合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在委托合同中,受托人需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事务,处理事务的结果归属于委托人,受托人有报告等义务。在租赁合同中,出租人主要义务是交付符合约定用途的租赁物,承租人则负有妥善使用、按约定支付租金等义务,承租人对租赁物享有使用、收益权,同时需在租赁期满返还租赁物。
合同标的不同。委托合同的标的是受托人提供的劳务,侧重于人的行为。租赁合同的标的是特定的租赁物,更强调物的使用价值。
二、租赁合同签了有效吗
租赁合同是否有效,需要从多个方面判断。
一是合同主体方面。签订合同的双方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独立签订租赁合同,合同无效;但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签订的租赁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
二是合同内容方面。内容需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条款,例如约定租赁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的租赁合同无效;同时合同内容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若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签订租赁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合同自始无效。
三是合同形式方面。一般的租赁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但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未采用书面形式且无法确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并非合同无效。
三、租赁合同涨价怎么交
如果租赁合同中约定了租金涨价的情况,按照以下方式交租:
(一)按合同约定金额和时间缴纳
确定新租金金额。依据合同里关于租金上涨的条款规定,算出在涨价后的应缴租金数额。
注意缴纳时间。合同中也会规定租金缴纳的周期,如每月、每季度等,在租金上涨后,仍按照该周期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
(二)支付方式
如果原合同规定了支付方式,如银行转账、现金支付等,在租金上涨后,只要双方没有另行约定改变支付方式,仍按照原方式进行支付。
保留支付凭证。无论是哪种支付方式,都要留存好支付租金的凭证,如银行转账记录、收款收据等,以证明租金已按要求缴纳。
如果对于租金涨价后的缴纳有任何疑问或纠纷,应先查看租赁合同条款,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如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