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市场调查中,如何抽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市场调查中,如何抽样?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73074505/article/details/145449932

在市场调查中,抽样方法是获取有效数据的关键。本文将通过蛋糕的比喻和具体例子,为您详细介绍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的区别及具体方法。

总览

抽样方法主要分为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两种。

预备知识

正式介绍具体方法前,需要了解一些统计学概念,比如估计量、抽样误差、抽样方差等。本文不做详细介绍,下图是徐映梅老师编著的《市场调查理论与方法》 中一个衡量抽样方案的评价指标,提前列出:

具体方法

接下来正式介绍具体方法。

1.非概率抽样

简单来说,非概率抽样就是将人为主观选择抽样对象,这种方法简单、便捷、省钱。但也因此,往往掺杂过多的人为选择因素,“概率”的特性被掩盖,很难满足样本代表总体的抽样初衷。但适合进行探索性研究和预调查。

这部分很简单,直接以导图形式列出,每个框中均有笔记。

2. 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方法得到的估计值具有良好的性质,可以对总体的性质进行估计,往往被用于大部分正式调查中。

常见的概率抽样方法

想象你要把一块大蛋糕平均分给朋友,但蛋糕太大没法直接切。于是你决定用各种「公平抽签」的方法选出试吃的小块,用这些小块的味道来推测整块蛋糕的口感。

关键:每个朋友都有被选中的机会,且你知道他们被选的概率。

  1. 简单随机抽样(抓阄法)
  • 做法:把整块蛋糕切成无数小方块,闭眼随机抓几块。
  • 例子:全班50人,用抽签软件随机选10人做调查。
  • 优点:绝对公平,操作简单。
  • 缺点:如果蛋糕某些区域味道特殊(比如边缘奶油多),可能抽不到这些区域。
  1. 分层抽样(先分类再抓阄)
  • 做法:先把蛋糕按口味分层(巧克力层、草莓层、奶油层),每层都随机抓几块。
  • 例子:调查大学生消费,先按年级分成大一到大四,每年级随机抽人。
  • 优点:保证每层都有代表,结果更准。
  • 缺点:必须提前知道蛋糕的分层结构。
  1. 系统抽样(等距切蛋糕)
  • 做法:先决定每隔10cm切一刀,比如第一刀随机选第3cm,之后切13cm、23cm……
  • 例子:工厂质检,每生产100个产品就检查第5、105、205号。
  • 优点:均匀覆盖整个蛋糕。
  • 缺点:如果蛋糕有隐藏的规律(比如每10cm就有个草莓),可能刚好避开。
  1. 整群抽样(随机切大块)
  • 做法:不切小块,而是随机选几大块(比如左上角整块、右下角整块),然后尝这些大块里的所有小方块。
  • 例子:调查全国小学生,随机选5个城市,调查这些城市的所有小学。
  • 优点:省时省力(不用跑遍全国)。
  • 缺点:如果某大块味道特殊(比如左上角全是巧克力),结果会有偏差。
  1. 多阶段抽样(先切大块再切小块)
  • 做法:先随机选几大块蛋糕,再从这些大块里随机切小方块。
  • 例子:人口普查,先抽省份→再抽城市→再抽街道→最后抽家庭。
  • 优点:适合超大型蛋糕(如全国调查)。
  • 缺点:步骤多,误差可能累积。
  1. PPS抽样(按规模加权抽)
  • 场景:调查连锁超市销售额,大超市影响力更大。
  • 做法:
    1. 按超市规模分配“权重”(比如大超市占60%,小超市40%)。
    2. 按权重比例随机抽样,大超市更容易被抽中。
  • 突出重点:让规模大的单元有更高概率入选。
  • 常见用途:经济调查、区域研究。

一句话总结怎么选

  • 想绝对公平→简单随机
  • 蛋糕有明显不同层→分层抽样
  • 想省事且分布均匀→系统抽样
  • 预算少、范围大→整群或多阶段
  • 规模相关→PPS
  • 不确定该用哪种→先从简单随机开始!

下次你吃蛋糕时,可以边吃边想:“这块该用哪种抽样方法?”(笑)

常见的概率抽样方法部分由deepseek生成的通俗释意,有助于理解,但还要结合更多具体示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