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诺奖视角下的国家兴衰:制度如何影响国家繁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诺奖视角下的国家兴衰:制度如何影响国家繁荣?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7A09OWL00

国家何以兴衰?这是政治家和学者们长久以来苦苦追寻的问题。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美国经济学家达隆·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和詹姆斯·A·罗宾逊(James A. Robinson)三人,是为表彰他们在“研究制度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繁荣”的贡献。借此契机,本文希望回顾对国家繁荣与贫困的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制度主义取向的经典研究,呈现三位诺奖得主在这一学术传统中的位置,激发读者对该领域更多的思考。

亨廷顿:《发展的目标》

二战后,人们曾笃信经济发展将与政治发展齐头并进,但随之而来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却带来诸多例外,因此亟需重新理解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关系。制度主义者无疑强调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

奥尔森首先将国家中行动者的理性选择带入对国家兴衰的分析,这使得塑造个体理性选择的制度进入研究视野。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诺斯正是凭借以制度等政治因素系统地解释经济发展,并提出产权驱动的增长理论,从而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西莫格鲁、罗宾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如今获奖的阿西莫格鲁等三人则采用更加完善的实证设计,大大推进了该领域的学术进展。

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

围绕产权制度的解释并非无往不利,许多国家尽管缺乏制度主义所称颂的具有可信承诺的制度环境,却依旧取得了经济增长的成就乃至“奇迹”,由此衍生出以格申克龙为首的“后发优势”理论,凸显制度影响经济发展更为丰富的面向。

彼得·霍尔:《资本主义的多样性: 比较优势的制度基础》

后续文献依次展示了20世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包括欧美发达国家、以日本为代表的发展型国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

查默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

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 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许成钢:《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制度基础》

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本专题以阿西莫格鲁基于制度主义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判断作结,邀请读者一同感受制度主义研究的现实关怀。需要说明的是,有关经济发展与制度关系的文献汗牛充栋,挂一漏万,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