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焊接机器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智能制造新赛道
智能焊接机器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智能制造新赛道
智能焊接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数据显示,中国智能焊接机器人销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0.23万台增长至2030年的3.73万台,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超过42%。然而,智能焊接机器人要达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程度,还需克服诸多技术与非技术难题。
行业应用现状与前景
智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从最传统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开始,这也是机器人首先进入且目前最大的应用市场。对于国产机器人产业链来说,包括焊机、视觉、零部件等,汽车行业仍然是一个增量市场。
再往下走,就是工程机械、专用车、钢结构等一般工业市场。在这些市场中,机器人应用不仅依赖于量产,还依赖于前道加工和社会分工等,企业应着眼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体量才会越做越大,成本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技术创新与突破
敏越科技从2016年开始致力于免示教技术的开发,并通过离线编程和激光寻位技术来实现。基于激光技术,目前该公司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免示教技术。从免示教技术在市场上的落地情况来看,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市场的引导;二是自身技术能力。从这两个角度来看,钢结构行业已经大规模应用免示教技术,且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最近,船舶行业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并且未来可能成为一个突破口。另外,目前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有所回落,应用相对较少。预计未来半年到一年内,船舶行业可能会迎来一个大的爆发期。
市场机遇与挑战
当前,船舶和钢结构是智能焊接应用热门的行业,但智能焊接的发展方向远不止于此。能源领域也是智能焊接的发展方向之一,包括输油管道、海上运输的LNG船,风力和电力设备,以及氢能、储能的模组等,都对智能制造提出强烈的需求。
在新能源锂电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由于无人化和自动化的要求非常高,加上原材料成本较高,这些行业并不适合大量的人工操作。因此,无论是在电芯、模组还是PACK阶段,都需要采用智能焊接机器人,尤其是激光焊接为主。
AI与智能焊接的结合
AI和焊接机器人是否有结合的可能性?这种结合的前景有多乐观?专家们认为,AI的底层逻辑依赖于数据库,从这个角度来看,AI焊接机器人确实是一个非常未来的概念。因为,目前中国的企业和地区都呈现出条块分割的局面,这些数据库和模型在短时间内难以共享,只有当这些壁垒被打破,AI焊接机器人的想法才可能实现。
昇视唯盛在研发过程中,也使用了很多学习模型,比如建立了关于焊接顺序的模型,旨在通过调整焊接顺序来最小化变形量,这也是AI在智能焊接中的具体应用。又比如,在多层多道焊接过程中,前一道焊接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后一道的调整,这也体现了模型的作用。
企业竞争策略
在市场尚未真正打开,企业内卷升级的双重困境下,智能焊接如何才能做成一门好生意?专家们认为,企业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如果一味地“内卷”而无法覆盖投入,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生意。
要想破解这一局面,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第一,利用信息差,有些企业通过信息差抢占海外市场;第二,专注于细分市场,贴近客户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第三,要持续研发投入,即使需要长时间积累,也要有企业的定力。因为优秀的团队、企业文化和平台都是成功的关键,竞争激烈也是推动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