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杨富学:由孙悟空形象演变看敦煌石窟《唐僧取经图》的时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杨富学:由孙悟空形象演变看敦煌石窟《唐僧取经图》的时代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02338228_523187?scm=10001.7444_13-101000-0_922.0-0.10095.a2_5X151X1226

在河西走廊西端石窟中发现的《唐僧取经图》共有6幅,这些壁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西夏遗物。然而,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学者杨富学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这些壁画实为元代晚期的作品。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西游记》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细节,也为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河西走廊西端石窟中发现有6幅《唐僧取经图》,分别见于榆林窟第2窟、第3窟、东千佛洞第2窟和文殊山古佛洞,长期被公认为西夏遗物,其实这些石窟都营建于元代晚期。六幅取经图中的孙悟空皆为猴王形象,与宋、金、西夏时代孙悟空的“白衣秀才”形象迥然不同,却契合元杂剧中手持生金棍的猴子形象。在宋、金《唐僧取经图》中,孙悟空只是唐僧的配角,可有可无;元杂剧中的孙悟空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人物,与唐僧、白马构成较固定的搭配;明小说中的孙悟空成为绝对的主角,与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马构成固定的搭配。由元杂剧、绘画、雕塑与壁画的高度一致性可证敦煌的《唐僧取经图》皆为元代之物,与西夏没有多少干系。

在河西走廊西端石窟中发现的《唐僧取经图》共有6幅,其中榆林窟第2窟有1幅、第3窟有2幅;东千佛洞第2窟有2幅;还有1幅绘制于酒泉文殊山后山古佛洞。《唐僧取经图》以玄奘西行取经17年艰苦历程为原型,故而又常被称作《玄奘取经图》。因“唐僧取经”故事与真正的玄奘取经史实差别甚大,不宜将传说与历史真实混为一谈,故本文不取《玄奘取经图》之名而唯以《唐僧取经图》为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