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今日大寒不一般!有三大特殊你知道是什么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今日大寒不一般!有三大特殊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0A01B0700

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今年的大寒节气不仅在农历十二月的下旬,而且交节时间在晚上,这些特殊的物候现象引发了人们对节气文化的浓厚兴趣。


WINTER

大寒来临 寒气逼人

节气概说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极言大寒之冷。这个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它是一个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

虽然在冬至节气是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的时候,但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却是在冬至节气以后的小寒、大寒节气,尤其是大寒节气;这是因为冬至节气以后,太阳光的直射点会逐渐的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始终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始终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冬至之后,北半球的温度还在持续降低,在大寒节气时段温度降到最低。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一些沿海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物候现象

WINTER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古时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物候现象解释:
“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猛禽,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猎物,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此时的冰最坚实、最厚。

此外,江南一带有二十四番花信,“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也被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今年大寒三大特殊

WINTER

一、今年大寒在月尾

大寒在公历上的日期比较固定,不是在1月20日,就是在1月21日,前后不差1-2日。但是,对于农历的日期就不固定了,这是因为农历有闰月的缘故。例如,最近的150多年里,最早的春节是在1966年1月21日,而最晚的春节是在1985年的2月20日。也就是说,大寒距离春节,最快一天,最晚一个月就到春节了。

古人把大寒节气出现在农历十二月的下旬称为是“在月尾”,今年的大寒是交节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一这天,是民间说法中的“大寒在月尾”。老话说“大寒在月尾,春节雨雪稠。”今年是“大寒在月尾”,意味着今年春节前后可能会出现雨雪天气,相对会冷一些。

二、今年大寒是“晚大寒”

古人把大寒节气出现在农历十二月的上旬称为是“早大寒”,把大寒节气出现在农历十二月中旬或者下旬称为是“晚大寒”。今年大寒是出现在腊月廿一这天,是出现农历十二月下旬了,因此,今年大寒是“晚大寒”。老话说“大寒来得早,春节脱棉袄;大寒来得晚,春节冻死牛。”今年是“晚大寒”,意味着今年过年的时候可能会相对寒冷,甚至可能会出现雨雪天气。

三、今年大寒交节在晚上

节气交节不是一整天都在“交节”,而是一个时间点。今年大寒的交节时间是1月20日4时00分,是民间说法中“晚上大寒”。老话说“白天大寒暖烘烘,晚上大寒冷飕飕”,今年是晚上大寒,意味着的,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是非常寒冷。

农事农谚

COLD WINTER

大寒节气里,各地因为气候条件不同,开展着不同的农事活动。北方地区的农事主要是积肥堆肥,为开春做准备,或者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南方地区则仍在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广东岭南地区有大寒联合捉田鼠的习俗,此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看不到的田鼠穴显露出来,于是大寒成为集中灭鼠的重要时机。

此外,各地人们还以大寒气候的变化来预测下一年的雨水及粮食收成情况,便于及早安排农事。相关的农谚包括“大寒不寒,春分不暖”,意思是如果大寒这一天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延展,来年春分时节会十分寒冷。“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意思是如果大寒时节下雪很多,把蝗虫的幼虫冻死,来年的农作物就能免遭虫灾,获得丰收。此外还有“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大寒白雪定丰年”“大寒无风伏干旱”等说法。

关于气候和农事的谚语还有: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这个时期通常也是春运开始的时候,交通、运输等行业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面对大雪等天气情况,须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

COLD WINTER

节气习俗


尾牙祭: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在中国福建沿海、台湾等地仍保留着尾牙祭的传统。所谓农历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与头牙一样,吃春饼(南方叫润饼),这一天生意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腊八粥:至今,每逢农历腊月初八,民间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风俗(有的地方是吃腊八饭)。进入腊月,天气虽然寒冷,但春天已近,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人们开始忙着除旧布新,置办年货,其间还有一个对北方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日子,即农历腊月初八。腊八粥是这一天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用多种食材熬制而成,包括五谷杂粮和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吃腊八粥的食俗,有说是古代蜡祭的遗存(《礼记·郊特牲》),含祝祷之意,也有驱寒祈福、庆祝丰收的用意。

“腊八节”也是宗教节日。传说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因此佛教寺院每年都要予以纪念。《东京梦华录》记:“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又称佛粥。”有些信众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于是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

消寒糕: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在寒冬季节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在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COLD WINTER

节气养生

大寒节气正值冬与春交替,饮食也需顺应季节的变化。与冬至以来的温补不同,大寒进补的食物量宜逐渐减少,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可适当添加,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例如,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时节用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安徽安庆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南京则有大寒炖鸡喝鸡汤的食俗。

古人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原则,认为这样可以保持“春安、夏泰、秋吉、冬祥”。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大寒的养生,更应着眼于“藏”。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因此,起居上宜早睡晚起,室外活动不宜过早,避免急躁发怒、过度操劳,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寒冬。

安心养性,怡神敛气
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注意御寒保暖
由于天气寒冷,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缩和动作缓慢的现象,因此,选择宽大松软、穿脱方便的冬装很重要。而在内衣选择上,以吸湿性能好、透气性强、轻盈柔软、便于洗涤、穿着舒适的纯棉针织物为宜。

早睡晚起,劳逸结合
大寒时节,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为了避免寒风的侵袭,理应做到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外出时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添加保暖衣物。如果室内经常开暖气或空调,除了要经常开窗通风外,最好再通过使用空气加湿器等方法,提高空气中的湿度。

多吃苦味助心阳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因此冬天的饮食原则是减咸增苦,抵御肾水,滋养心气,以保心肾相交,阴阳平衡。

进补到尾声
“过完大寒,正好一年。”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正处于从冬季的闭藏过渡到春季的升发中,人们的饮食也应顺应这一变化。冬季进补到这时需收尾,为了逐渐适应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可适当吃些白菜、油菜、胡萝卜、菜花等味甘的蔬菜。

大寒诗词

WINTER
《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宋·苏轼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与谁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蛩呻。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大寒》
·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大寒出江陵西门》
·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大寒吟》
·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大寒呈张太博》
·郑獬
寒风怒蓬勃,排户入吾室。
沙灰涨天黑,白日赤黄色。
捉衣拥肩坐,心脾寒憀栗。
须臾天气变,阴黯如涂漆。
跳空雨雹飞,四走珠玑出。
数子方叹惊,共怪天公逸。
先生携书来,昂颐杖飞策。
乃召二三子,环坐与之席。
呼童令取酒,盘飣杂梨栗。
酒行寒气除,春阳生四壁。
先生说大义,驰骛何纤悉。
洞彻人精神,两耳飞霹雳。
老语植根节,九牛不可屈。
尧眉与舜目,缅若曾相识。
如当夜黑中,光耀见赤日。
退思圣贤业,所积在劘剔。
韦皮画山龙,块泥亦瓦砾。
人固有识智,非如物之植。
而不自刻苦,昼夜如刀尺。
年齿方壮健,男儿宜努力。
方今太平民,尚未获苏息。
谁能拱两手,看人树勋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