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华西医院“好大夫”吉毅:医在其中,乐在其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华西医院“好大夫”吉毅:医在其中,乐在其中

引用
1
来源
1.
http://wap.huaxi100.com/a/653rn239515

门诊、手术、教学、科研、线上问诊……今年39岁的吉毅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工作几乎填满了他的生活,每天平均凌晨1点入睡,凌晨6点起床,但他却说:乐在其中。

吉毅是我国最早进入互联网医疗的医生之一,2010年入驻“好大夫在线”,2014年起每天留出时间进行线上问诊,至今,华西医院本职工作外,他通过“好大夫在线”已经帮助了全国440个地区超过7000名患者。近日,他因多次获得线上患者好评而被誉为“2020年度中国好大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多了个“网络医生”身份
他获得人生重要奖项
2010年接到“好大夫在线”邀请时,吉毅没有拒绝。一来,当时互联网已经开始普及,他希望利用网络分享华西医院的诊疗经验,二来,他了解到这个平台正规,操作界面、流程合理。

在“好大夫在线”平台,吉毅主要负责发布科普文章和线上诊疗,但是刚开始,他自认为“精力、能力有限”并没有线上诊疗,直到2014年才接诊了第一位线上患者。

没想到自此吉毅喜欢上了这份工作,不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他坚持每天线上诊疗,“在2016至2017年在美国学习一年期间,也每天坚持线上问诊,接国际长途咨询电话,我开玩笑说,接电话的钱都已经超过患者支付的钱了。”他笑称。

为什么坚持每天不间断?他说,“医生在医院能帮助的患者是有限的,我希望通过线上诊疗、分享经验,帮助更多患者。不求把每个患者从痛苦中解救出来,但希望多救一个是一个。“

2020年,吉毅收到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奖项之一:“2020年度中国好大夫”。他说,这是患者给我的荣誉,是患者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实际上 2019年他也获到了这项殊荣,收到奖杯后,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了两句话:好好努力、注意身体,“这是父亲对我的肯定。”他高兴地说道,后来,他把这个奖杯放在办公桌上,以此激励自己坚持把工作做得更好。

线上诊疗
让全国患者受益
“有很多很多患者通过好大夫平台,最终治好了的。”吉毅还记得,2015年他诊治了一名从东北沈阳来的患者,“孩子一岁多发病,在沈阳做了手术活检,最终又在北京两家医院做了两次活检后明确诊断为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也是我们团队经常关注的疾病。”

吉毅回忆,孩子因左侧肢体完全萎缩,刚学会走路就坐在了轮椅上,家长通过好大夫在线找到了他,随后带着孩子来到华西医院。吉毅的团队为孩子进行半年的系统性治疗后,孩子已经可以走着、跑着来诊疗室了。他感叹说:“现在孩子已经7岁,在读小学了吧。”

最近,一名来自深圳的患者也通过好大夫在线找到了吉毅。患者已经在当地做了介入手术,但手术后有严重的骨质破坏,因为病情比较复杂,吉毅决定让患者到华西医院以便进行更详细的沟通。

吉毅介绍,通过好大夫平台找到他的患者,来自全国440个地区。“我们在网上发表文章,介绍先进诊疗经验,全国的患者不仅可以通过华西医院平台,也可以通过好大夫平台看到。同时,患者在好大夫平台留言、分享自己的经验,也能帮助其他患者找到好医生。”

如何平衡工作?
他有自己的“节奏”
作为华西医院医生,工作十分忙碌,如何平衡临床工作与线上诊疗?吉毅说,他会权衡自己的工作,临床工作都比较忙,一般他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恰当一些,“比如每天会花两个时间段进行线上问诊,一个比较固定的时间段就是晚上11点、12点,抽半小时,另一个时间段是白天,抽大概20分钟、30分钟,也就是一天会固定花40分钟到一个小时进行线上问诊、信息发布等。”

吉毅很重视科普文章的发布,分享自己的心得、经验。截止目前他已在好大夫平台发布了30余篇文章,其中有一篇介绍“婴儿血管瘤”生长特征的文章,点击量达到几十万。

有时间来写吗?吉毅告诉记者,“华西医院是教学医院,我们经常会发表一些科研文章,2/3是英文,1/3是中文。为了帮助患者了解到这些最新诊疗信息,我们会将英文的翻译为中文,因为医学文章都比较专业,中文的改为图片和描述性语言。所以说,写文章是顺便的事。好大夫上,这些文章都是免费的,不仅很多患者家属在看,而且很多同行也在看,自己做的工作值得,也很愿意去写。”

医生看好
线上让患者少走弯路
吉毅认为线上诊疗有两大优势,一是患者及家属在线上就能了解到哪家医院、哪个医生有经验,患者可以少走弯路,一是为患者节省交通费用、缩短门诊等待时间。

他进一步解释说,比如一个严重婴儿血管瘤,家长可能不了解疾病和治疗方式,患儿需要一层层转诊,而通过好大夫在线家长就能直接找到对应门诊,避免了层层转诊。

“婴儿血管瘤,大概20%-30%真正需要治疗,剩下不需要治疗的,有一半不需来门诊,通过线上问诊就能在家里进行定期观察,这样能减少交通费、门诊等待时间。”吉毅说,比如一个婴儿血管瘤,直径只有零点几个公分,家长着急,可能会选择到医院进行治疗,但是通过线上问诊,家长就能了解到瘤体虽然会增长,但是没有长到特别重要部位,也没有出现病变,可以不来医院,通过定期上传照片的方式就能进行网络随诊。

线上诊疗的准确率高吗?吉毅笑道,“准确率高不高,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来看。”所有的患者都可以在好大夫对医生作出客观评价,而新入的患者也可以根据医生评价来咨询。

在吉毅接诊的患者中,他发现,大约有60%-80%的患者是转辗多地,迫于无奈后来就诊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办,会到网络上搜索,发现某个医生在领域中比较精通,就会考虑线上咨询。”

好大夫在线上的三甲医院的医生也很多。吉毅说,华西医院小儿外科一半的医生都在好大夫在线进行常规问诊。“对于线上诊疗,我觉得我会坚持下去,因为这就像每天吃三顿饭一样,已经成为习惯。”

乐在其中的“医二代”
“不搞小儿外科,我可能会难受死”
吉毅的母亲是医生,父亲是教师,父母希望他不要太辛苦,一个不让他当医生,一个不让他当老师,但是他现在既当了医生又当了老师,他感觉“蛮好的”,“父母认为我很辛苦,但是我觉得乐在其中。”

因从小体弱多病,也喜欢小孩,吉毅选择了小儿外科。小儿外科比成人外科的医生更为辛苦,病情更为多样化。他也曾经纠结、犹豫过,也打过退堂鼓,但是后来他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他笑道:“现在你不让我搞小儿外科,我可能会难受死。”

吉毅是一个不喜欢给自己设框的人,他随性、包容,特别喜欢跑步、健身、旅游、美食,但他却从不想为此参加比赛,例如他从不会去参加马拉松。

而作为医生,会对工作有规划吗?吉毅犹豫了一下,他说,“有,也没有。没有的话是我觉得学无止境,不知道明天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有的话,可能就是我要把自己的诊疗经验,说出来、写出来,让更多患者了解到。”

好大夫在线:
好大夫在线拥有数量众多的医生群体。截至2021年1月,好大夫在线收录全国近1万家正规医院 78万余位医生信息。其中,超过23万名医生在平台上实名注册、亲自使用,直接向患者提供各种线上医疗服务。在这些活跃医生中,三甲医院的医生比例占到78%,拥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占87%,能够给予患者足够权威的诊疗建议、和合法的线上诊疗服务。好大夫在线已服务了全国6800多万名患者,日均医患交流超过20万次。

过去一年中,全国正规医院的23万名医生,在好大夫在线平台上提供了5184万次图文问诊服务、86万次电话问诊服务、53万次门诊会诊服务。患者去医院就诊后,通过好大夫在线平台发表了62万条就医评价,反馈就诊后的疗效满意度和态度满意度。

15年来,四川全省共有8056名医生在好大夫平台上注册并提供诊疗服务,累计服务本地及全国患者数达1937250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