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突然萎靡不振,像“换”了一个人!背后竟隐藏着致命隐患……
一年内突然萎靡不振,像“换”了一个人!背后竟隐藏着致命隐患……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天又累又困,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记性越来越差,老板刚说完的话转身就忘;能坐就不想站,稍微走两步就觉得好疲惫……这虽然是当代“打工人”的常态,但如果每条都中,且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要警惕了!很可能是调节身体代谢的发动机——甲状腺,出现“故障”了。
一个真实的病例
张阿姨(化名)今年63岁,平时说话心直口快,做事也干练麻利。但最近半年,家人和朋友们发现张阿姨变得寡言少语,行为举止都迟钝了不少,而且她总怕冷,经常觉得疲乏无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阿姨的颜面及下肢出现了浮肿,白天也经常打瞌睡,甚至只要坐到凳子或沙发上就会睡着,整天无精打采。
直到有一天,张阿姨不慎着凉感冒,随后出现胸闷、气促,很快陷入昏睡状态,家人才赶紧送她来到医院。
经检查,医生发现,原来张阿姨患上的是一种内分泌急危重症——黏液性水肿昏迷,同时还并发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心包积液、甲减性肌病,病情极其凶险。
经多学科共同抢救,张阿姨转危为安。
什么是黏液性水肿昏迷?
黏液性水肿昏迷其实是甲减的一种严重而罕见的急性并发症,医学上又称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此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20%以上。它通常发生在老年患者或长期未经治疗的甲减患者中,特别是在感染、寒冷环境、外伤、手术或使用镇静剂等情况下可诱发。
什么是甲减?
甲减,就是我们常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而导致的一种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
甲减有哪些症状?
由于甲减发病比较隐匿,往往缺乏特异性的表现,容易被患者所忽视,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甲减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疲劳和乏力、嗜睡、畏寒、精神淡漠、手足肿胀感、体重增加、皮肤干燥、头发脱落、便秘、情绪低落或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肌肉无力和关节疼痛。
甲减的主要病因
临床上,甲减的主要病因包括:
- 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包括桥本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由于免疫系统误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其功能下降;
- 甲状腺破坏:甲状腺手术和放射性碘131治疗都可破坏甲状腺,引起甲减;
- 碘过量:目前的研究认为,过量的碘摄入可引起具有潜在甲状腺疾病风险者发生甲减,也可诱发和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 抗甲状腺药物:可抑制甲状腺功能,引起药物性功能减退。
预防和治疗建议
如果一段时间内出现体力下降、情绪低落或行为反应迟钝等症状,且充分休息后不能改善,切勿掉以轻心,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排查有无合并甲减的可能。若确诊甲减,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进行专科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