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看了“胖猫事件”直摇头:你可以同情他,但真用不着“神话”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看了“胖猫事件”直摇头:你可以同情他,但真用不着“神话”他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07A04HSA00

21岁的胖猫,凭借游戏代练赚得50多万,在最好的年纪却选择将所有积蓄赠予所谓的“女友”,最终在重庆长江大桥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事件引发了网络上的巨大关注和讨论,但在这场轰动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其背后的社会现象和人性警示。

“网络世界”主导下的社会化不足

胖猫在虚拟游戏里是所向披靡的“战神”,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却是个卑微的宅男。日本有位社会学者曾提出,当代青年人在精神生活方面有比较高的欲求,即:“共感欲求”、“收集欲求”、“显示欲求”、“自律欲求”、“创作欲求”、“归属欲求”。

当这些欲求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无法得到满足时,年轻人更倾向于诉求于网络。在“虚拟社区”里,普世的阶级和规则秩序不再成为制约,个体的差异被消解,很多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欲求能够轻易实现。

但是,世界本就是参差的,失去了与他者的比较和联结,人就丧失了主体性,认知能力会随之下降。胖猫的收入来源是游戏代练这个职业,虚拟世界的“社会回馈”和现实表达是脱节的。游戏虚拟世界沟通,也是非现实的接触。代练给钱,遵守约定成俗的“口头契约”,夹杂着表情包和颜文字的交流,会传递一种失真的友好环境。

当这种虚拟生活成为一个人日常的主体,长期远离正常交流,脱离社会是必然的。不管是游戏中的恋情、还是网络恋爱,或者是纯粹对二次元纸片人的着迷,对自我情感建设来说都是欠缺的,正常的性心理需求被剥离且被压制,虚拟世界的金钱往来,也会导致对现实消费没什么认知。

胖猫凭借高超的技术在游戏里可以收获许多拥趸,送装备也好、带打也好,情感的交流和回馈非常直观。所以他给网恋女友不断的转账,单纯的以为付出就有回报,对现实社会的人性缺乏基本的警惕。但凡有精力关注当下的社会现象、民生信息,也能明白爱情不是简单的“以物易物”,用钱来获取回应并不是健康亲密关系的常态。

一方面是能够在两年赚取50多万的优秀综合能力,一方面却是由于社会化不足导致的心智稚化,胖猫遇到的问题,相信现实生活里不乏存在。

建议这样完全虚拟社交化的“宅男”群体,适度走出家门,这样才能更积极地面对真实的社会。

被物化的情感

当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价值观念过快地迭代,来不及沉淀,便会流于浮躁和物化。陈丹青有次去乌镇的路上,看到一个高档购物中心的广告牌,巨幅海报上只有一个时尚女孩,配上醒目的文案:“爱我,带我去XXX(商场名)”。陈丹青直言“这样的价值观太可怕了,那穷的男孩怎么办?它让女孩真的相信这件事——你爱我你帮我买!”

商品经济的渗透无孔不入,一些年轻化的网络平台,不厌其烦地将爱情、亲情等,同金钱价值挂钩,似乎只有花更多的钱,才能印证真实的情感。

不说一年里的情人节、白色情人节、妇女节,七夕节、圣诞节,现在甚至连儿童节都不放过,都成了必须要买要送的节日,再加上相识纪念日、农历生日、阳历生日、农历换算成阳历的生日、双十一、双十二……

感情一份份被清晰地物化,男性必须自觉地为这些噱头买单,否则就是失职和不配得。在潜移默化中,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成为一种正确。如果用美貌与财富来配比,那么越是美貌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财富来相称。倘若一位男性在体貌上欠缺,他在婚恋市场上就需要更高的财富值来拉平差距。

信息流通速度加将贫富差距一览无余地暴露出来,这加剧了多数普通男性的求偶焦虑。胖猫必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金钱上近乎谄媚的付出,只不过社会化程度过低导致认知不足,看不清对方根本不准备回馈,做不到及时止损,天真的以为用生命能唤醒对方的感动!

拜金、捞女,都是社会化的产物。

这样的人必然存在,因为有她们生存的土壤。但不能代表整体的女性,就像PUA女性的男性也不是男人群体的代表。我们可以痛斥这一撮人,她们既然选择这条好走的路,必然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但请记住,不要因为单一事件而无限上升,将个体的行为泛指为性别符号,这是偏激且有失公允的。

敬畏生命从爱己开始

其实传统文化对于生命的教育是有些消极的。千古流传的爱情多数是悲剧,譬如梁祝、牡丹亭、孔雀东南飞,“殉情”成为了爱情里面的悲剧美学,触动人心。年轻人未多经历世故人情,对社会的认知很扁平化,因为不识乾坤大,所以尤其固执。

过了而立之年的人,很难共情胖猫的行为,更不理解那些“悲切的悼念者”。因为以人生的广度来看,爱情只是微末的一部分,那种明眼人一下就看透的“杀猪盘”,还上杆子去散尽钱财、要死要活,真的是活得太浅了,来不及去体会生命的深邃。现在总批评原生家庭,胖猫的原生家庭或许缺失,不过尚有爱他的母亲、姐姐、妹妹,为一个浅薄无脑的“爱”字,将她们全抛诸脑后,是没有责任感、没有勇气的行为。多少人忍受现实的重压依旧努力活着,年轻的生命却草率地定格在21岁。

想到《少年维特之烦恼》里,年少的维特倾心少女绿蒂求而不得,他陷入尴尬和痛苦里难以自拔,最后在煎熬中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以死殉情。如果换成是青年维特或者中年维特,大概率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蒋勋先生评贾宝玉跟林黛玉的爱情时曾说:“少年时期爱的那个人,是分分钟可以为他而死的,好像在那会会觉得只有我们的爱情是最轰轰烈烈的。可是随着年纪越大,人的欲望越多,这种念头就很少人有了。”年轻男孩都会有一段特别单纯真诚,将爱情奉若神明的时间段,这时碰到一个心术不正的人,真的是人生里的灾难。归根结底是家庭和社会缺乏敬畏生命的教育,“敬畏生命”至少有三重含义:先爱己、再爱人、最后才爱万物。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那么爱己,便是认识到自己与生俱来的软弱、无能、丑陋……接纳自己、完善自己,去体验更多的明天,就能放下今天的执着。“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