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体验官》揭秘幕后英雄:非遗传承、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
《春晚体验官》揭秘幕后英雄:非遗传承、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
随着2025年春节的临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春晚体验官”项目,邀请各行各业的新时代奋斗者走进春晚幕后,近距离感受这场国民级晚会的筹备过程。其中,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作为体验官之一,她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
李子柒的非遗之旅
李子柒,这位在短视频平台拥有数千万粉丝的网红,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而闻名。当她收到春晚导演组的邀约时,得知晚会将呈现大量非遗元素,感到十分激动。经过与导演组及服装组的多次讨论,他们最终敲定了一个融合多种非遗工艺的舞台造型方案。
为了实现这一创意,李子柒踏上了一段跨越多地的非遗探索之旅。她走访了湖北黄冈、江苏扬州、北京等城市的非遗传承人,学习相关技艺,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春晚的舞台造型中。整件长裙采用传统植物染料染色,上身运用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背后舒展的蝴蝶翅膀则融合了潍坊风筝和织金工艺。
配饰方面更是别出心裁:衣服两侧悬挂的是以绳结技艺制作的璎珞,右腰、肩膀以及手持的三朵花分别用到了北京绢花、青神竹编和英山缠花工艺,身上其余花饰则结合了扬州绒花工艺。而她头上的桂花发饰则采用了牡丹瓷工艺,此外还有两种发饰分别结合了螺钿和成都漆艺。
其中,扬州绒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家惠为李子柒定制了三件作品,包括一只风筝版大小的紫色蝴蝶。由于尺寸很大,要尽量减轻绒花“骨架”的分量,对于各流程的制作要求也更高。杨家惠表示:“我们从来没做过这么大的作品,去年元旦的时候李子柒找过来,说要做这件作品,花费很多时间探讨如何做,直到去年年底才交付作品。”
作为“春晚体验官”,李子柒除了亲自拜访非遗传承人、深度参与舞台造型共创外,还在春晚后台沉浸式体验了滚灯、英歌舞、河北招子鼓等多项非遗表演。令她感触颇深的,除了非遗传承人身上的工匠精神,还有“人人都是春节的非遗传承人”的文化传承精神。
春晚幕后的8小时直播
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春晚的筹备过程,央视推出了《2025春晚等着你》8小时陪伴式直播节目。这场直播通过嘉宾访谈、文艺表演、后台探班、互动游戏、现场连线等环节,全方位展示了春晚筹备的精彩瞬间。
直播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苏有朋、汪明荃、张艺兴等明星分享他们的春晚故事,还能跟随镜头深入春晚主会场的备播厅、化妆间、道具间等幕后区域。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春晚即将开启的紧张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还推出了“整点年味”特别环节,每逢整点便会播出由知名剧情类大V打造的微短剧,讲述普通民众的春节故事。此外,节目还联合视听新媒体中心推出《一起出发,“春”不“晚”》融媒体特别行动,通过新媒体互动带领观众探访各地的春节氛围。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2025年春晚的最大亮点之一是AI大模型和机器人的首次应用。这场创新表演不仅创造了28.17亿次的直点播收视纪录,更标志着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AI大模型在春晚上的表现堪称惊艳。它能够实时生成高质量的内容,包括音乐、舞蹈编排以及视觉效果。在某些节目中,AI大模型甚至能根据现场观众的情绪变化,即时调整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使得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机器人在春晚上的角色同样令人瞩目。它们不仅能完成精准流畅的舞蹈动作,还能与嘉宾和观众进行对话交流。特别是在一些互动环节中,机器人能够根据观众的提问做出即时回应,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然而,这些创新背后也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项目负责人表示:“尽管过程充满挑战,但这个项目意义非凡。”为了确保春晚的顺利进行,技术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计算资源的调配到系统的稳定性,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观众的真实体验
通过小红书上观众的分享,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春晚现场的氛围。有观众表示,魔术表演中大钻戒和领带的变换令人惊讶,而换人环节更是震撼人心。脱口秀演员的表演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关于老板和编制的谐音梗,让不少观众笑到捧腹。
这些真实的反馈不仅展现了春晚节目的精彩,也体现了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才能让观众在除夕夜享受到这场视听盛宴。
2025年春晚通过“春晚体验官”项目、8小时直播、AI技术应用等创新手段,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看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美好前景。这场晚会不仅是节目的简单呈现,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国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