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乳糖不耐症可以喝什么?10种奶类替代品及营养价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乳糖不耐症可以喝什么?10种奶类替代品及营养价值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oots-foods.com/blogs/plant-milk-knowledge/179088?srsltid=AfmBOoo0wYH5Mt5X4MCAKCuULTdFEP_jQC_l4ah18ancWJj3zaMGVJDp

乳糖不耐症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亚洲人。据统计,高达88%的台湾人有乳糖不耐症,这与长期的饮食习惯有关。乳糖不耐症患者在摄入过多乳糖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那么,乳糖不耐症患者可以喝什么呢?本文将为您介绍10种奶类替代品及其营养价值。

乳糖不耐症的成因与症状

人体会通过乳糖酶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当身体缺乏足够的乳糖酶时,未被分解的乳糖会进入大肠,被其他细菌代谢,从而引发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乳糖不耐症可分为三种类型:

  1. 先天性乳糖不耐症:一出生就缺乏乳糖酶,需要通过无乳糖奶粉来补充营养。
  2. 原发性乳糖不耐症:最常见的一种,人体在断奶后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亚洲人在断奶后乳糖酶活性会下降60%-70%。
  3. 继发性乳糖不耐症:因疾病导致乳糖酶分泌暂时性问题,如肠胃炎、拉肚子等,康复后会逐渐好转。

乳糖不耐症患者在摄入过量乳糖后,约30分钟至2小时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放屁等症状,严重程度因摄入量而异。

10种奶类替代品介绍

想要完全避免乳糖引起的不适症状,又希望获取所需营养,可以参考以下10种替代品:

1. 糙米漿(米漿,Peanut Rice Milk)

  • 食物分類:全穀雜糧
  • 營養價值:碳水化合物、維生素 E、葉酸、鈣
  • 特点:糙米漿富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 E、葉酸與少量的鈣,能夠維持代謝、養顏美容,以及有助於胎兒正常發育等。但市面上的米漿大多會添加大量糖分,需注意閱讀營養成分表。

2. 燕麥奶(Oat Milk)

  • 食物分類:全穀雜糧
  • 營養價值:碳水化合物、葉酸、膳食纖維、β-葡聚醣
  • 特点:燕麥奶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夠轉換成肝醣供運動時使用。此外還含有葉酸和β-葡聚醣,但由於加工過程轉變為精緻澱粉,升糖指數較高,需注意攝取份量。

3. 豌豆奶(Pea Milk)

  • 食物分類:全穀雜糧
  • 營養價值:鈣、鉀、蛋白質
  • 特点:豌豆奶由去皮的乾燥黃豌豆製成,富含鈣質、蛋白質與維生素 A,是補鈣的優質選擇。

4. 豆奶(豆漿, Soy Milk)

  • 食物分類:豆蛋魚肉
  • 營養價值:蛋白質、異黃酮、不飽和脂肪酸
  • 特点:豆奶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異黃酮,以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營養價值高。

5. 杏仁茶(Apricot Kernel Drink)

  • 食物分類:堅果種子
  • 營養價值: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 E、蛋白質、膳食纖維
  • 特点:杏仁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 E、蛋白質與膳食纖維,蛋白質含量通常在 25% ~30%,並含9種必需胺基酸。

6. 堅果杏仁奶(Almond Milk)

  • 食物分類:堅果種子
  • 營養價值:鈣、維生素 D、維生素 E、膳食纖維
  • 特点:堅果杏仁奶熱量低,富含維生素 D 與 E,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且不含膽固醇。

7. 榛果奶(Hazelnut Milk)

  • 食物分類:堅果種子
  • 營養價值:鈣、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
  • 特点:榛果奶富含鈣質、蛋白質,脂肪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還含有膳食纖維。

8. 腰果奶(Cashew Milk)

  • 食物分類:堅果種子
  • 營養價值:脂肪、鈣、鐵、維生素 K
  • 特点:腰果奶含有多種營養素,但油脂含量高,需適量攝取。

9. 黑芝麻飲(Black Sesame Milk)

  • 食物分類:堅果種子
  • 營養價值: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鈣、鐵
  • 特点:黑芝麻飲富含優質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Omega-6),還富含蛋白質與鈣質。

10. 椰奶(Coconut Milk)

  • 食物分類:水果
  • 營養價值:脂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
  • 特点:椰奶油脂含量高,主要為飽和脂肪,營養價值不高,不適合作為長期營養補充來源。

营养补充四大须知

  1. 多补充含钙食物:建议多摄取小鱼干、豆腐、芥兰菜、苋菜、黑芝麻、坚果等含钙食物。
  2.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维生素D能帮助钙吸收,可通过晒太阳、食物或补充剂获取。
  3. 敏感者避免乳糖:乳糖不耐症患者应避免乳糖,通过植物奶等替代品获取营养。
  4. 建立肠道好菌: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缓解乳糖不耐症状,维持消化功能。

本文内容参考自roots-foods.com,原文链接:https://www.roots-foods.com/blogs/plant-milk-knowledge/179088?srsltid=AfmBOoo0wYH5Mt5X4MCAKCuULTdFEP_jQC_l4ah18ancWJj3zaMGVJDp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