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世界首富的张一鸣,功德碑被拆了
预定世界首富的张一鸣,功德碑被拆了
40岁的张一鸣距离世界首富仅一步之遥,然而,他在家乡立的功德碑却引发了一场风波。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立碑事件,更折射出企业家在成功后如何保持清醒、避免陷入信息茧房的深刻命题。
字节跳动营收超腾讯,张一鸣或成世界首富
2023年,字节跳动的营收预计达到1100亿美元,超过了腾讯的860亿美元。市场机构预测,一旦字节跳动上市,其市值将突破1.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接近韩国和澳大利亚的GDP水平。
张一鸣在字节跳动的股权占比远高于马化腾在腾讯和马云在阿里巴巴的股权占比。根据TikTok CEO周受资在美国国会的证词,字节跳动的股份结构为:60%由全球投资者持有,20%由员工持有,另外20%由创始人持有。知情人士透露,这20%的股份绝大多数由张一鸣持有,而联合创始人梁汝波仅持有约1%的股份。
华尔街预测,字节跳动上市后,张一鸣将成为新的世界首富,超越奢侈品教父贝尔纳·阿尔诺、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成为中国首位全球首富。
张一鸣的"功德碑事件"
张一鸣在成功后,为家乡修祠堂捐了266万元,乡贤父老为表谢意,给他立了一座功德碑。然而,这一举动却引发了外界的争议。有人认为张一鸣为自己立功德碑是"德不配位,天地不容",还有人将此事与明朝魏忠贤给自己立生祠的历史事件相提并论。
被拆除的功德碑
随后,张一鸣的功德碑被很快拆除。有分析认为,关照这件事的,有很大可能是张一鸣本人。尽管张一鸣是抖音大老板,是流量的祖宗,这一刻,也向流量"认怂"了。
美国历史上的"镀金年代"与"进步年代"
其实,立个功德碑本身只是小事,大抵是当地的民俗,族里出来个人物,乡间祠堂追捧一下,说明不了什么,也不代表社会评价。这事儿能发酵,一来是张一鸣本身的名气和争议,二来是近年来兴起的,保护民族企业家信心的声音。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福赛尔就认为,20世纪初的美国巨富们,也经历了一个"从舆论中消失"的过程。当时正值美国的"镀金年代"尾声(1870-1900年),美国经济繁荣,高速增长,修了几十万公里的铁路,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也成为了世界工厂。
美国"镀金年代"时,制造工厂、人口数量翻番
这个过程创造了一大批商业巨富大亨。当时的美国富豪在欧洲同行看来,还属于暴发户的行列。在镀金年代,这些大亨们赚了钱之后,也特别喜欢名声,修各种炫耀财富的地标建筑。他们还有一种志得意满后的爱好——去当年轻人的"人生导师"。他们成天参加各种公开活动,热衷于演讲和出书,传授人生成功的秘诀,勤奋工作的伦理,以及奋斗的美国梦。
我们今天在市面上,常见的那些美国富豪成功学故事,大多都成型于这一时期。随着"镀金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期结束,情况就变了。美国老百姓们,慢慢不太相信那套成功学"宏大叙事"了,年轻人们对富豪们,更是各种冷嘲热讽。美国进入了左翼崛起的"进步年代"。
比如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对美国梦的尖锐反讽,也代表了"进步年代"年轻人的声音,这一代年轻人后来也代表美国,打赢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一阶段的影响,绝对不是短期的,对上层阶级来说,有一个长期性的改变就是:他们发现自己在平民那里压根不受欢迎,也就开始沉默,慢慢不说话了。这个现象足足持续了八十年之久,乃至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富豪们,后来都变成了"看不见的阶层"。他们搬离了人声鼎沸的纽约第五大道,跑去长岛或新泽西离群聚居,从媒体、榜单和公众视野中基本消失了。而在公开场合,他们谈到财富时,风格也变成了"谨慎、一言不发"。
当然,"看不见的阶层"的形成,也有很多其他的重要原因,这里不展开谈了。一直到八十年后,硅谷IT新贵的崛起才改变了这个情况,和沉默的老钱不同,新钱们更有网红风格,热衷于公开发言。其实,比起老一辈企业家,张一鸣这一代已经在收敛锋芒,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说话了。
许家印的"功德碑"与信息茧房
80后的张一鸣把功德碑拆了,50后的许家印的碑还在。在许家印河南老家的村子里的那块功德碑上赫然刻着12个鎏金大字:为国育才,造福子孙,流芳百世。
许家印的功德碑
据坊间传闻,许老板得意时,曾在KTV大酒后慨叹,询问左右马仔,如何才能流芳百世?许家印发出了如何才能流芳百世的"天问",流芳百世四个字就刻在了许家印的功德碑上。细思极恐。
鲁迅曾在《扣丝杂谈》里谈过"猛人",所谓猛人,大抵包括名人、能人、阔人三种,按这个标准,许家印和张一鸣比阔人还是强很多的,都属于猛人。无论何种人,一旦成为猛人,不问其"猛"之大小,其身边都会有几个人或一群人,将其包围得水泄不通,最后的结果就是,该猛人逐渐变得昏庸。
许家印这个猛人得意时,也被围的水泄不通,不止是人,甚至还包括了信息。坊间传闻,恒大的品牌部门,甚至专门研究许老板天天经过哪里,看什么媒体,凡是许老板视线所及之处,统统放上了恒大的广告,以及赞美许家印的软文。一来让老板觉得,下面人确实在做事,把广告投的铺天盖地,他走哪里都能看到;二来让老板永远被夸夸党包围,哄他开心,更让他觉得,全天下的人都赞颂他许家印,都支持他许家印的远见。于是,许家印成功的被包在了一个信息茧房里。他想看到的,都是别人希望他看到的,他所知道的,都是别人投他所好的。他的认知,与外界的广泛认知,已经完全脱节。
鼎盛时的恒大,时常会组织篮球比赛,而放出的视频,被虎扑这样的篮球社区视为"职场经典"。对阵双方是高管队和员工队,恒大老总许家印如天神下凡,怒砍30分荣获MVP,副总裁刘永灼只为许家印传球,成为助攻王,最后员工队以44:45一分惜败高管队。一分惜败,许老板把球技发挥到了极致,而队中不乏高手的员工队,也把演技发挥到了极致,不仅让老板开心了一把,还神奇的让比赛充满了观赏感。高,实在是高。如果仅仅如此,也只能说明这些员工毕竟"懂事",问题在于,连恒大的公关部门,居然也能毫不忌讳的放出这些视频,甚至颇有炫耀之意。也不知道他们公关的对象,是真正的外界舆论,还是许老板本人?
信息茧房与清醒的张一鸣
王小波曾经讲过一个"花刺子模信使"的故事。古代中亚有个王国叫花刺子模,国王下令,凡是带来好消息的都给予重赏,凡是带来坏消息的都去喂老虎。几年过去了,人们再见到深宫里的国王,发现他已经变成了傻子,对世界的认知完全脱节。最终,不知世界真相的他,身死国灭。这事儿大概率是假的,却是一个很好的伊索式寓言。毕竟,有不少大人物得志之后,是真的活在了信息茧房里。
许家印被周围溜须拍马的人搞晕了,一有想法,哪怕这个想法如何荒诞不经,下面都有人"承旨"去办。功德碑立了,流芳百世刻了,宇宙第一房企的称号有了,买买买、合合合、大大大、圈圈圈、好好好的经营模式也出炉了,谁料,到最后欠下2万多亿人民币债务,身在囹圄,为天下笑。而企业家里的许家印,又何止一人?
在字节开创的算法时代里,信息茧房也在快速的包围亿万普通人。算法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用户爱看的内容,坏消息都被喂老虎了,好消息都被算法推送过来了,信息被筛选和制造出来,塞满了人们的屏幕。"傻子国王"们,正在被批量的制造出来。
从这点来说,张一鸣的成功,对这个时代,是一个重大挑战。好在字节已经开始反省这个问题,意识到算法带来的用户过度下沉问题,近年来,也在尝试改变。内容,可以分为消耗性的娱乐信息,和成长型的深度信息,字节一向是后者的敌人。比如,文化类、知识类的信息,以前在抖音冰冷无情的算法下,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会被更多的垃圾娱乐信息彻底排挤掉,完全无法出头。而后来,抖音把这一类内容,在算法权重上加了十倍甚至百倍,董宇辉这样的人,才有了崛起的机会。
然而,字节的成功,让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学习字节——前些年最下沉的字节。他们想模仿下沉时期的字节,然后打败尝试转身的字节。从张一鸣拆除功德碑的举动来看,张一鸣还是非常清醒的,他没有变得和许家印一样。希望他能一直清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