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年缺血性心脏病最具价值文章TOP 10!欧洲心脏杂志盘点(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年缺血性心脏病最具价值文章TOP 10!欧洲心脏杂志盘点(上)

引用
1
来源
1.
https://apps.medtrib.cn/media/phone/post/app/2523973/eef01b9f-6bee-488b-b01b-501bbad8df03.html

2025年2月25日,《欧洲心脏杂志》发文总结了2024年缺血性心脏病的排名前十的论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缺血性心脏病仍然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作者指出,这些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地将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分类、检测、风险分层和治疗。

一、急性与非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新命名建议

题目:Myocardial ischaemic syndromes: a new nomenclature to harmonize evolving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期刊:Eur Hear J、Circulation

关于心肌缺血的慢性稳定表现,不同国际专业协会有不同的定义,如“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CAD)”“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及“慢性冠状动脉疾病”。

2024年9月,《循环》(Circulation)和《欧洲心脏杂志》同期刊发文章,建议采用更全面反映心肌缺血病理生理机制的“心肌缺血综合征”定义,急性病情的叫“急性心心肌缺血综合征(AMIS)”,非急性病情的叫“非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NAMIS)。这种二元分类的命名法涵盖了阻塞性心外膜和非阻塞性病理机制,包括微血管功能障碍、血管痉挛性疾病以及其他非冠状动脉原因。新的命名法涵盖了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多种临床表现和病理表型,超越了心外膜冠状动脉阻塞这一范畴,并且更好地整合了心绞痛、缺血和心肌梗死(MI)的不同病理生理原因。

二、心肌梗死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早期试验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心肌梗死(MI)患者的心血管结局。β受体阻滞剂是MI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并且一旦开始使用,通常会持续终身。2024年,对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验。

01

REDUCE-AMI试验

题目:Beta-blocker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期刊:N Engl J Med

在开放标签的REDUCE-AMI试验中,502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心肌梗死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治疗或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中位随访3.5年时,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或新发心肌梗死)在使用和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中发生率相似[7.9%对8.3%,95%置信区间(CI):0.79~1.16;P=0.64]。同样,在次要终点方面[死亡终点、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MI)或因房颤或心力衰竭而住院],两组患者中的发生率也没有差异。

02

ABYSS试验

题目:Beta-blocker interruption or continua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期刊:N Engl J Med

在开放标签的ABYSS试验中,3698例既往心肌梗死、LVEF≥40%、病情稳定且近期无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被随机分配至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中断组或继续治疗组。在中位随访3年时,中断治疗组与继续治疗组患者在复合终点(死亡、心肌梗死、中风或心血管原因住院)方面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3.8%对21.1%,95%CI:1.01~1.33;P非劣效性=0.44),并且β受体阻滞剂未能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对于无明显左心功能障碍的心肌梗死患者,应重新考虑是否有必要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三、在心肌梗死后使用SGLT2抑制剂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结局方面的益处已得到证实。

题目:empagliflozin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期刊:N Engl J Med

EMPACT-MI试验旨在评估恩格列净是否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有心衰风险患者(新出现的LVEF<45%或住院期间有需治疗的充血症状或体征)的结局。试验共纳入32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14天内随机接受恩格列净10 mg每日1次治疗或安慰剂治疗,同时接受标准治疗。平均随访18个月后,与安慰剂组相比,恩格列净未能改善心力衰竭住院或全因死亡的复合主要终点事件(8.2%对9.1%;95%CI:0.76~1.06,P=0.21)。

四、非血流限制性易损斑块的支架置入

题目:Preven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versus optimal medical therapy al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vulnerable 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plaques (PREVENT):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期刊:Lancet

PREVENT试验评估了对高危易损斑块进行预防性支架置入在非血流受限型[血流储备分数(IFR)>0.8]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的效果。在2年随访中,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心血管事件显著减少,这主要归因于缺血驱动的目标血管心肌梗死、目标血管再血管化以及不稳定/进展性心绞痛住院次数的减少,对心血管死亡率没有影响。此外,2年时PCI组使用双重血小板治疗的比例显著更高,这也可能减少了缺血事件。但是尚且而不能据此广泛推广预防性PCI用于治疗“易损斑块”。

下篇:2024年缺血性心脏病最具价值文章TOP 10!欧洲心脏杂志盘点(下)

本文原文来自《欧洲心脏杂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