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身权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身权益?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00277

在日常消费中,权益受损问题时有发生。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关键条款,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各类消费纠纷。

1. 商品退换修与运费承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时,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更换或维修。具体而言:

  • 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可无理由退货;
  • 七日后若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也可退货;
  • 不符合退货条件时,可要求更换或维修。

值得注意的是,因退货、更换、维修产生的运输等必要费用应由经营者承担。

2. 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例外情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明确了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范围,主要包括:

  • 定制商品
  • 鲜活易腐商品
  • 在线下载或已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 报纸、期刊

此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不宜退货的商品,需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后,也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消费者退货时,商品应当保持完好,且运费原则上由消费者承担,除非另有约定。

3. 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当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服务权益受损时,可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若平台无法提供销售者或服务者的有效信息,消费者也可向平台要求赔偿。平台若明知或应知销售者或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权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需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4. 纠纷解决途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提供了多种纠纷解决途径:

  •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 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 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 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知假买假”与“职业打假人”

文章还讨论了“知假买假”和“职业打假人”的相关问题。虽然支持“知假买假”赔偿有助于惩治假冒伪劣,但同时也存在敲诈勒索等不当行为。因此,法律只在“生活消费”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请求,对于以牟利为目的的打假行为持否定态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