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隐藏在儿童眼睛里的散光到底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隐藏在儿童眼睛里的散光到底是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91160.com/doctors/articledetail/docid-200407189/articleid-500049.html

散光是儿童常见的眼部问题之一,但很多家长对其了解并不深入。本文将从散光的定义、成因到应对方法,为家长提供全面的科普知识,帮助孩子及早发现并正确处理散光问题。

什么是散光?

散光(astigmatism)是眼屈光系统的角膜和晶状体各屈光面中,互相呈直角的主要径线弯曲度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在空间形成互相垂直的二条焦线的一种屈光状态。散光可由角膜或晶状体产生,前者称角膜散光(眼表),后者称眼内散光,而角膜散光占大多数人群。

简单来说,即眼球发育不接近正圆形,比如橄榄球型(下图),或者角膜形态不规则,导致光线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当眼球或角膜形态趋于球形体时,眼球没有散光或者散光度数较小不影响视力;当眼球是横椭圆形时,垂直方向屈光力大于水平方向屈光力,则形成顺规散光,绝大多数散光者属于此类型,例如光线在通过眼球时,在180度的轴位上近视度数为100度,在90度轴位上则出现将近200的近视,则孩子就有100度左右的顺规散光;反之竖椭圆形眼球则形成逆规散光。

散光是如何形成的?

  1. 先天发育因素

散光主要是先天发育形成,由基因决定,人的个体发育具有差异性,基因导致人群的高矮胖瘦等都各不相同,眼球的尺寸也是如此,眼球是一个类球体,有大小、长短、规则与否之分,当角膜表面不是如同乒乓球而是橄榄球形状,就造成在不同方向的屈光力不同而形成角膜散光(如上图所示)。

此外,研究表明散光具备一定的遗传性,表现为以显性遗传为主的多基因遗传特征,不过散光的遗传概率比近视更弱。

  1. 后天形成因素

常见的有不良的用眼习惯(揉搓、压迫双眼)、视近行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相关性眼病(如睑内翻、倒睫毛、上睑下垂、慢性结膜炎、角膜炎、眼球震颤等)等,还有眼球外伤导致角膜受损或不平整,形成散光。

研究还发现散光的存在与近视、远视的进展相关联,也就是说,与没有屈光不正的儿童相比,有近视者或有远视者患散光的概率均高于普通儿童。

发现孩子有散光该怎么办?

  1. 留心观察:如果孩子经常眯眼视物、抱怨看东西模糊、重影,或者看书时总是离得很近,那么很可能就是散光在作怪。或者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的体检单上提示视力异常,请别拖延或忽视。

  2. 专业检查:一旦发现孩子有散光,应及时带孩子去看专业的眼科医生,来确定孩子的散光程度和类型,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3. 选择合适的方案:

  • 低度散光(100度以下):“常态化”存在于我们的眼球上,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一只完全没有散光的眼睛,因此视力发育正常时,理性与小度数散光相处,保持心态平和,定期复查即可。

  • 中度散光(100-200度):根据情况考虑需密切观察还是适当戴镜矫正,尤其是自幼伴有远视异常的儿童更易形成弱视,而伴有近视的儿童和双眼屈光参差的儿童因为散光引起的视物模糊在长期未矫正时,通常容易导致视疲劳和近距离用眼,催化了近视的提前发生和快速发展,甚至在不知不觉间度数“飙升”。当医生建议该配镜矫正时,配合治疗更有利于孩子的视力发育和双眼视物的协同发展。

  • 高度散光(200度以上):一般需长期佩戴眼镜,孩子的视网膜长期无法接受清晰的物像,可能会导致视觉发育期形成弱视,而且势必会不知不觉出现视物眯眼、走前凑近看、读书写字费劲、头晕、视疲劳等现象,相反如果一直逃避或者不让戴镜,并不能使孩子的散光消失,反而会因父母的“要面子”和“再等等”延误孩子的治疗,因此戴上矫正眼镜,让孩子保持清晰视力、避免弱视或近视、减少散光引起的并发症(如圆锥角膜等)是治疗要点。眼镜就像一个折射物像的小助手,帮助眼睛更好地聚焦光线,让孩子能更清晰舒适地看到远处的物体,方能更好的用眼和持久学习。

综上,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视力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检查。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让保护视力的观念习惯植根于童年,受益于终身,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剩下的就交给专业的小儿眼科医师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