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游戏自带死区和手柄反死区设置
谈一谈游戏自带死区和手柄反死区设置
在游戏手柄的使用中,死区设置是一个影响操作手感的重要参数。本文将详细介绍什么是死区,为什么需要死区补偿,以及如何测试和设置死区补偿,帮助玩家优化游戏体验。
先讲结论,反死区能大幅提升摇杆手感(((这很重要!))),大多数游戏都自带摇杆内外死区、扳机上下死区,这里只讲最影响手感的摇杆中心死区
一代主机的寿命周期是7年左右,远大于传统摇杆的最佳赏味期,所以内置死区能很大地延长摇杆的寿命,为了防误触这个死区一般还不可调(反例是2077的2.0版本取消了内置死区,以至于很多玩家漂移以为是2077又出了bug)
但现在霍尔摇杆普及了,摇杆的寿命已经不是问题,这些内置死区就成了影响手感的封建糟粕,建议大家愿意折腾的就给自己的手柄加上反死区,能很明显地提升摇杆的手感
墨将助手里有很直观的死区补偿设置,最新的飞智空间站也加了这个功能,但实际上只要能自定义曲线就都可以直接拉出死区补偿
下面说一下怎么测试游戏里的死区,以黑武士3pro与旧版飞智空间站为例
最大回中偏差0.05左右,偶尔能到0.06,如果是无死区游戏建议设置0.07的死区
先不设置,直接进入游戏,打开摇杆曲线设置
如图所示调节曲线,一边推左摇杆,直到人物走动
拉到25左右的时候开始走动,说明此时摇杆的输出数据已经大于死区,也就是内置死区约等于0.25加0.05(上面测的回中误差),测试多次后确定左摇杆死区为0.30,相应补偿也应该给到0.30。但是0.30还要加上原本的死区,也就是上面说的0.07,所以左摇杆的死区补偿最后给到0.23(0.30-0.07)
右摇杆同理,边拉曲线/补偿边推摇杆,直到视角开始转动
测出右摇杆内置死区是0.25左右,同理最终给右摇杆0.18死区补偿
之后就可以纵享真无死区的丝滑了
所有无死区手柄都能测游戏内置死区,回中越好越数据越精准,顺便放一下我测试的几个游戏的内置死区(单位1%):
- 怪猎世界冰原:左30,右25
- 环:左50,右20
- 只狼:左35,右35
- 生化8:左25,右30
- 巫师3:左30,右30
- 鬼泣5:左35,右35
以上均使用彩虹2pro手测,仅供参考
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