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不是小问题,这些防治知识你需要了解
偏头痛不是小问题,这些防治知识你需要了解
头痛,这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已成为许多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据统计,全球偏头痛患病数已达到惊人的10.4亿,这意味着每4个家庭中,便有一人深受其扰。在我国,这一数据也颇为堪忧,偏头痛的患病率高达9.3%,几乎是每10个人中就有1人被这种疾病所困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偏头痛在我国40~49岁的人群中发病率达到峰值。
图源:图虫
偏头痛的诱因
● 常见的诱因:睡眠障碍、过度疲劳、应激(工作压力大、高考等)、某些药物及饮食等。
● 常见诱发偏头痛的食物:酒精、巧克力、含酪胺的食物、含咖啡因的饮食、味精、柑橘类水果等。
● 常见诱发偏头痛的药物:口服避孕药和硝酸甘油等。
偏头痛的临床特点
偏头痛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常单侧出现,伴随恶心、呕吐和畏声畏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部分患者在发病前会有视觉、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先兆,很多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
图源:作者提供
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偏头痛不是一种症状,它是一种疾病,有自己的诊断标准。
最常见的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 头痛至少发作5次;
● 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
● 单侧;搏动性;中、重度头痛;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这4项中满足2项;
● 发作过程中伴随以下2种症状的其中之一:恶心呕吐;畏光畏声。
● 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类型的头痛。
如果想要自我诊断,有简易偏头痛筛查量表,包括3个问题:
● 近3个月至少1天因头痛导致工作、学习或日常活动受影响?
● 头痛时有恶心或胃部不适?
● 头痛时怕光?
如满足以上2点,那么偏头痛筛查阳性,需要进一步去医院就诊。
偏头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以使用非特异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就是我们最常说的止疼药。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非药物治疗
● 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发现可能对偏头痛治疗有效。如中医针灸、推拿等。针灸治疗既可以作为急性期治疗,也可作为预防性治疗。
● 一些心理疗法,如松弛训练、冥想、认知行为治疗等,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的偏头痛可能有效。
● 神经调控疗法逐渐应用于偏头痛治疗。单脉冲经颅磁刺激已被用于偏头痛的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也可用于改善慢性偏头痛。还有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经皮眶上神经刺激、经皮枕神经电刺激等。
图源:图虫
各种疗法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药物的补充治疗。不过很多时候效果因人而异,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预防性治疗
当出现以下情况,可以考虑预防性治疗:
● 每月2次以上的偏头痛发作;
● 急性期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
● 存在药物过度使用风险;
● 存在频繁、时间较长或令患者极度不适的先兆;
● 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如偏头痛性脑梗死、偏瘫型偏头痛、脑干先兆偏头痛、偏头痛持续状态等;
● 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或学习;
● 患者的自我要求等。药物治疗应从单药、小剂量开始。有效的预防性治疗需要持续至少6个月,评估疗效后决定是否缓慢减量或停药。
偏头痛的预防
偏头痛患者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整是偏头痛管理的基石。
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定期锻炼、充足睡眠、均衡营养及合理膳食。含镁丰富的食物可降低偏头痛发作的概率,如香蕉、菠菜、紫菜、黑豆等。
图源:图虫
良好的心理状态
鼓励记录头痛日记,这有利于识别诱发和加重因素(抑郁、焦虑、失眠、压力、高海拔、酒精、药物过度使用)等,帮助诊断以及评估疗效。自我寻找并避免诱发因素,合理的压力管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合理用药
止痛药最好的服药时机是在偏头痛先兆出现时,若等到头痛剧烈时,止痛效果不佳,进而造成剂量过大,增加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预防性用药无法代替对偏头痛诱发因素与生活方式的关注和管理。通过对偏头痛的急性和预防性治疗,旨在降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严重度,改善偏头痛相关性失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频繁或慢性头痛引发的相关心理疾患,同时减少对急性期治疗的依赖,避免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发生。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