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難行?輕鬆掌握中醫取穴與按摩方法
「寸」步難行?輕鬆掌握中醫取穴與按摩方法
香港
內科
頭暈/痛
痛風
香港人工時長,生活節奏快,不少人都會透過中醫穴位療法來紓緩疲勞同壓力。大家可能都聽過按摩某啲穴位可以舒筋活絡,但要準確搵到呢啲穴位就冇咁容易喇。今次我哋會同大家講解中醫常用嘅取穴方法,特別係「寸」呢個概念同佢嘅應用。無論你係對中醫有興趣嘅街坊,定係想喺屋企試下穴位按摩嘅打工仔女,呢篇文章都希望可以畀到你實用嘅知識。等你學識點樣準確搵到穴位,喺返工放工都可以用到呢啲中醫智慧,為自己嘅健康加把勁。
同時亦可使用我們的《經脈穴位》,了解更多穴位相關資訊同效用!
手指取穴法 -「指寸法」
指根據手指長度作為量度身寸的單位來輔助取穴的方法。由於每個人的手指尺寸與身體其他部位存在一定的比例關係,因此可以使用手指進行初步測量,並根據體型進行適當調整,以確定穴位的大致位置,又稱「指寸法」。中醫常用的手指取穴法有大致可分為以下 4 種。
手指量寸法
- 手拇指橫寬:以大拇指末節的橫寬長度作為1寸。
- 二指尺寸法:以併攏的食指和中指指間關節的寬度作為1.5寸。
- 三指尺寸法: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併攏,中指中節橫紋作為標準,以三指的寬度作為2寸。
- 四指尺寸法: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中指中節橫紋作為標準,以四指的寬度作為3寸。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以骨節作為主要參考點,來測量身體各部位的尺寸大小和長度,根據尺寸按照比例來作為循經定穴的標準。該方法將尺度標準化,需要根據個人的身型來調整。(如圖所示為成人標準,僅供參考)
上肢部兩鎖骨之間約8寸
兩肩胛骨內緣之間約6寸
腋前橫紋至肘橫紋約9寸
肘橫紋至腕橫紋約12寸
胸骨下角至臍孔約8寸
臍孔至恥骨上緣約5寸
股骨大轉子至膕橫紋約19寸
恥骨下緣至股骨內上髁約18寸
脛骨內側髁至內踝頭約13寸
膝中至外踝尖約16寸
標誌參照法
是利用人體部分骨骼關節、肌肉、皮膚在肢體活動時會出現的變化作為循經定穴的參照。可以分為動作標誌和固定標誌兩種類型來取穴定位。
活動標誌
指人體在活動時關節、肌肉、肌腱和皮膚會產生一定的變動,空隙、凹陷、皺紋等都可以作為活動標誌參照。比如張口時耳屏前的凹陷處可以作為聽宮穴的定位參考;屈肘時橫紋外側的凹陷處可以作為曲池穴的定位參考等。
固定標誌
指人體體表的眾多固定參照點,五官、毛髮、爪甲、乳頭、肚臍、骨骼關節、肌肉隆起或凹陷都可以作為循經定穴的固定標誌。比如兩眉之間作為取印堂穴的定位參考;兩乳之間作為取膻中穴的定位參考;肚臍正中間作為取神闕神闕穴的定位參考。
認識按摩手法
按摩是指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用雙手或借助其他工具在體表相應的經絡、穴位、痛點上運用合理的肢體運動及手法來緩解疼痛。按摩療法簡便易學,不受場地及器械限制,具有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消腫化瘀,解痙止痛,緩解疲勞,疏通經絡,調理肺腑,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等多種功效。
簡單易懂 常見的按摩手法
- 擊法:以手指、手掌、拳頭對特定穴位或部位進行反覆彈、叩、剁、敲。
- 點法:以指端或屈曲的指間關節著力,持續點壓、刺激穴位。
- 拿法:以大拇指與食指、中指,或大拇指與其他四指相對用力,呈鉗形,持續而有節奏地提捏或揉捏肌膚。
- 按法:以手指、手掌先輕後重,逐漸用力向下壓某個部位或穴位。
- 揉法:將手指、掌根、手掌大魚際(穴)或全掌裸紋面部分著力於體表上,做輕柔和緩的迴旋揉動。
- 推法:以指、掌、拳、肘在體表進行單方向直線或弧形推動。
- 摩法:借助腕力讓手掌在體表做逆時針或順時針迴旋摩動,在皮膚或穴位上輕柔地進行摩擦。。
- 拍法:以手掌掌面、掌緣、掌背或小指及尺側部位著力,對體表或特定部位進行平穩而有節奏的反覆拍打。
- 捏法:以拇指和其他手指相向用力,均勻地捏拿皮肉。
按摩方法
- 用手指指腹貼近穴位進行輕柔且緩和的環旋按摩,當感到穴位有痠脹現象時,持續按摩1至2分鐘。
- 在按摩過程中,手法保持持久、均勻及柔和,輕微的痠痛、麻木或脹感屬於正常反應。
- 每個穴位建議每天按摩三次。
- 按摩力道控制應平穩均勻,連貫有效,輕重相宜,保持可以承受的輕微酸痛力度,嚴禁使用蠻力。
按摩的禁忌- 需要慎用按摩的人
- 處於極度疲勞、醉酒、飢餓狀態
- 皮膚病、急性傳染病、有皮膚破損
- 感染性疾病、化膿性感染、結核性關節炎
- 內外科危重病人、各種惡性腫瘤者
- 婦女月經期間、懷孕
- 體制虛弱或久病、年老體弱者、年幼的嬰兒
參考資料:
香港防癌會-「穴」來越健康:點穴療法與癌症調理
《零基礎巧取穴位》-青島出版社
醫院管理局-舒緩治療平台「手法按摩」
醫院管理局-高爾夫球肘「運動及護理」
同時亦可使用我們的《經脈穴位》,了解更多穴位相關資訊同效用!
手指取穴法 -「指寸法」
指根據手指長度作為量度身寸的單位來輔助取穴的方法。由於每個人的手指尺寸與身體其他部位存在一定的比例關係,因此可以使用手指進行初步測量,並根據體型進行適當調整,以確定穴位的大致位置,又稱「指寸法」。中醫常用的手指取穴法有大致可分為以下 4 種。
手指量寸法
- 手拇指橫寬:以大拇指末節的橫寬長度作為1寸。
- 二指尺寸法:以併攏的食指和中指指間關節的寬度作為1.5寸。
- 三指尺寸法: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併攏,中指中節橫紋作為標準,以三指的寬度作為2寸。
- 四指尺寸法: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中指中節橫紋作為標準,以四指的寬度作為3寸。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以骨節作為主要參考點,來測量身體各部位的尺寸大小和長度,根據尺寸按照比例來作為循經定穴的標準。該方法將尺度標準化,需要根據個人的身型來調整。(如圖所示為成人標準,僅供參考)
上肢部兩鎖骨之間約8寸
兩肩胛骨內緣之間約6寸
腋前橫紋至肘橫紋約9寸
肘橫紋至腕橫紋約12寸
胸骨下角至臍孔約8寸
臍孔至恥骨上緣約5寸
股骨大轉子至膕橫紋約19寸
恥骨下緣至股骨內上髁約18寸
脛骨內側髁至內踝頭約13寸
膝中至外踝尖約16寸
標誌參照法
是利用人體部分骨骼關節、肌肉、皮膚在肢體活動時會出現的變化作為循經定穴的參照。可以分為動作標誌和固定標誌兩種類型來取穴定位。
活動標誌
指人體在活動時關節、肌肉、肌腱和皮膚會產生一定的變動,空隙、凹陷、皺紋等都可以作為活動標誌參照。比如張口時耳屏前的凹陷處可以作為聽宮穴的定位參考;屈肘時橫紋外側的凹陷處可以作為曲池穴的定位參考等。
固定標誌
指人體體表的眾多固定參照點,五官、毛髮、爪甲、乳頭、肚臍、骨骼關節、肌肉隆起或凹陷都可以作為循經定穴的固定標誌。比如兩眉之間作為取印堂穴的定位參考;兩乳之間作為取膻中穴的定位參考;肚臍正中間作為取神闕神闕穴的定位參考。
認識按摩手法
按摩是指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用雙手或借助其他工具在體表相應的經絡、穴位、痛點上運用合理的肢體運動及手法來緩解疼痛。按摩療法簡便易學,不受場地及器械限制,具有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消腫化瘀,解痙止痛,緩解疲勞,疏通經絡,調理肺腑,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等多種功效。
簡單易懂 常見的按摩手法
- 擊法:以手指、手掌、拳頭對特定穴位或部位進行反覆彈、叩、剁、敲。
- 點法:以指端或屈曲的指間關節著力,持續點壓、刺激穴位。
- 拿法:以大拇指與食指、中指,或大拇指與其他四指相對用力,呈鉗形,持續而有節奏地提捏或揉捏肌膚。
- 按法:以手指、手掌先輕後重,逐漸用力向下壓某個部位或穴位。
- 揉法:將手指、掌根、手掌大魚際(穴)或全掌裸紋面部分著力於體表上,做輕柔和緩的迴旋揉動。
- 推法:以指、掌、拳、肘在體表進行單方向直線或弧形推動。
- 摩法:借助腕力讓手掌在體表做逆時針或順時針迴旋摩動,在皮膚或穴位上輕柔地進行摩擦。。
- 拍法:以手掌掌面、掌緣、掌背或小指及尺側部位著力,對體表或特定部位進行平穩而有節奏的反覆拍打。
- 捏法:以拇指和其他手指相向用力,均勻地捏拿皮肉。
按摩方法
- 用手指指腹貼近穴位進行輕柔且緩和的環旋按摩,當感到穴位有痠脹現象時,持續按摩1至2分鐘。
- 在按摩過程中,手法保持持久、均勻及柔和,輕微的痠痛、麻木或脹感屬於正常反應。
- 每個穴位建議每天按摩三次。
- 按摩力道控制應平穩均勻,連貫有效,輕重相宜,保持可以承受的輕微酸痛力度,嚴禁使用蠻力。
按摩的禁忌- 需要慎用按摩的人
- 處於極度疲勞、醉酒、飢餓狀態
- 皮膚病、急性傳染病、有皮膚破損
- 感染性疾病、化膿性感染、結核性關節炎
- 內外科危重病人、各種惡性腫瘤者
- 婦女月經期間、懷孕
- 體制虛弱或久病、年老體弱者、年幼的嬰兒
參考資料:
香港防癌會-「穴」來越健康:點穴療法與癌症調理
《零基礎巧取穴位》-青島出版社
醫院管理局-舒緩治療平台「手法按摩」
醫院管理局-高爾夫球肘「運動及護理」
本文原文来自ecway.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