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52万!时隔7年我国出生人口首次回升!
增加52万!时隔7年我国出生人口首次回升!
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出现7年来首次回升,增加了52万人。这一变化背后有哪些原因?未来出生人口趋势将如何发展?人口变化又将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人口数据:截至2024年年末,我国人口总量为14.08亿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相比2023年的902万人,增加52万人。
图源:网络
过往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到2023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分别为1883万人、1765万人、1523万人、1465万人、1200万人、1062万人、956万人和902万人。2024年出生人口反弹,扭转了我国自2017年以来出生人数持续下滑的趋势,出生率也回到2022年水平。
图源:网络
出生人口为什么突然增长?
回顾近十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数据,可以发现,2015年底,我国“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生育规模曾在2016年创下峰值。但之后几年的出生表现则不太乐观,从2017年到2023年,出生人口不断下跌,社会老龄化加剧。
有专家分析,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之所以出现反弹,主要有2方面原因:
一是“龙宝宝”效应。一直以来,中国人对生肖“龙”都有特殊偏爱,而2024年恰逢龙年、寓意很好,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家庭可能会有龙年生育偏好,希望要一个“龙宝宝”,这也会带动出生人口数的增长。
图源:网络
二是受疫情影响。疫情结束后人们的生活回归正轨,很多人此前延迟和推后的结婚、生育开始正常;而这也会体现在2024年出生人口数据中。
此外,为了鼓励生育,从国家层面到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从拿出真金白银鼓励生育二孩、三孩,到延长和强化落实产假等生育假期,激发社会生育意愿与积极性。
未来出生人口是否会持续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或许只是“昙花一现”。有专家分析表示,受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下降、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年轻一代生育意愿普遍低迷等多个因素影响,未来的生育率依然不容乐观。
从此前民政部发布的数据看,2024年前三季度,结婚人数断崖式下跌,全国结婚对数为474.7万对;相比起去年同期的569万对减少了94.3万对,创下近40年来的新低。而结婚人数下降,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新生儿出生率降低。
那么,出生人口减少,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主要有3点:
教育过剩。新生儿的减少,首当其冲影响的是学前教育,适龄孩子没有那么多了,自然也就不再需要那么多幼儿园。然后以此类推,小学、中学、大学将会从过去的“报名难”逐渐演变成“招生荒”。
人口红利的消失。我们都知道,人口规模和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适度的人口增长可以促进市场需求和消费,推动经济发展。人口红利(指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较高)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而人口红利一旦消失,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将会加剧。
养老负担增加。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4年,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出生人口的减少,意味着未来参加工作、缴纳社保的年轻人也在逐渐减少,而老龄化的加深,意味着领钱的人越来越多,这也给我国的“养老资金池”带来巨大的压力。
写在最后
出生人口的减少,对社会经济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普通人而言,更是一个挑战。出生率持续走低,未来养老愈发困难,自己养自己的时代已经来临;而在养老体系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普通人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资产、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等来增强自身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