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受伤后不想留疤?这一步伤口处理很关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受伤后不想留疤?这一步伤口处理很关键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3331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意外,比如骑电瓶车摔倒、下雨天滑倒等,这些意外往往会导致皮肤受伤。对于这些小伤口,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家自行处理。那么,如何处理才能既保证伤口快速愈合,又尽量减少疤痕的形成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干性愈合和湿性愈合两种伤口处理方法,并重点介绍湿性愈合的具体操作步骤。


图源包图网

据统计,90%的人在处理伤口时,通常只有消毒这一步骤,然后就让伤口自然风干结痂。而10%的人可能会在消毒后外涂保湿剂(如凡士林)或软膏(如红霉素软膏),让伤口保持湿润环境。这两种伤口处理方法分别是干性愈合和湿性愈合,各有优缺点,且对后续疤痕形成也有影响。

什么是干性愈合?

干性愈合是指让伤口暴露在空气中,保持干燥,或者用传统纱布包扎,等伤口慢慢结痂后自然脱落。老一辈常说的“伤口要透气”、“伤口不能碰水”、“伤口结痂就快好了”对应的就是干性愈合。在医学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干性愈合占据主流位置,它不仅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常识,也是众多医护人员处理伤口的方法。


图源包图网

但随着时间发展,人们发现这种疗法好像也不是毫无缺点,比如纱布容易粘连伤口,换药时会增加疼痛感;结痂时很痒,经常控制不住抠痂皮的手;对于较深的伤口,可能会有痂下感染等。于是乎,处理伤口有了一种新的办法,湿性愈合。

什么是湿性愈合?

湿性愈合的重点在于“湿”,但是这个“湿”不是让你把伤口泡在水里的“湿”,而是使伤口部位保持湿润或处于封闭的湿润环境中,愈合过程中几乎不会形成痂皮,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软膏、敷料等。

目前有不少研究证明湿性愈合的速度快于干性愈合,部分原因在于表皮细胞在敷料创造的湿润环境中更易迁移,伤口暴露于自身渗液也可能促进伤口愈合。


图源文献4

而且湿性愈合的伤口疤痕会比干性愈合不那么明显,可能是湿性愈合可以减轻炎症和增生,从而减少瘢痕。一项在磨蚀性伤口模型对4种治疗方案(软膏+敷料、软膏+纱布、仅敷料、仅纱布)进行个体内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有一组摄影图可以明显看出仅纱布组(干性愈合)的疤痕最明显。

(图源文献2)

前三种是湿性愈合,都没有结痂,软膏+敷料组的疤痕最不明显,仅敷料组的疤痕稍差,但也比仅纱布组好一些。

在各种研究支持下,湿性愈合用得越来越多(比如点阵激光术后护理)。但不是所有伤口都用湿性愈合,具体伤口具体分析,这是医护人员的专业范畴了。

湿性愈合要怎么做?

湿性愈合说简单也简单,大致步骤可以分为三步:用生理盐水冲洗→涂软膏和/或敷料→视情况换药。(最简化)

说复杂也复杂,比如:什么时候涂软膏、涂什么软膏、涂软膏的量是多少、敷料选哪种、什么时候更换敷料、换敷料时要不要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换敷料后要不要重新涂软膏、哪种情况说明伤口快好了、如果伤口有渗液怎么办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必定在做湿性愈合过程中浮现出来,可别小看这些细节,一个不慎可能伤口愈合结果比干性愈合还差,已经有不少网友亲身踩过雷了。

所以如果要讲,就详细讲,否则容易误导大家。

参考文献

  1. David G Armstrong, DPM, MD, PhDAndrew J Meyr, DPM,Basic principles of wound management,UpToDate
  2. M. Kuhlmann, W. Wigger-Alberti, Y.v. Mackensen, M. Ebbinghaus, R. Williams, F. Krause-Kyora, R. Wolber,Wound heal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wound healing ointment in an abrasive wound model: A randomised, intra-individual clinical investigation,Wound Medicine,Volume 24, Issue 1,2019,
  3. Liang Z, Lai P, Zhang J, Lai Q, He L. Impact of moist wound dressing on wound healing time: A meta-analysis. Int Wound J. 2023 Dec;20(10):4410-4421.
  4. 刘子怡,张旭娟,蔡子松,等.湿性愈合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23,13(04):534-541.DOI:10.19586/j.2095-2341.2023.001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